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可作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改良、精准施肥和环境物质修复的基本依据[, , ]。土壤的变异来源可分为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其中前者可认为是由母质、气候、水文、地形、生物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产生,后者可认为是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以及取样、分析等的误差产生[, , ]。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统计学方法能较好地揭示土壤异质性机理[, , , ,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尺度( 乡镇级、村级、田间尺度和微尺度) 的土壤性质( 土壤水分、盐分、养分、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如,连纲等通过对黄土高原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后,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水田和川地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以梯田最高。高义民等通过对黄土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认为施肥是导致该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原因。 张博等通过对江苏滩涂围垦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得出该区域应多施有机肥和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和磷肥的结论。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因子在各自环境区内的空间变异规律[, , , , , , , ]。在方法论的研究上,GIS技术被引入进行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并将景观斑块结构、形态、数量的变化特征,作为景观连通性、稳定性和破碎化的重要依据[, , , , ]。但是,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作物种植前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文献则鲜有发现。本文以浦江县作物土壤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年的农户调查数据,以地统计学方法为工具,探讨作物种植前后土壤有机质及其养分因子的空间演化规律,为不同区域作物养分合理实施与种植结构的调整进行分区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news/12960.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