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建筑是凝固的史诗(8分)建筑是凝固的史诗,是时代的缩影,折射文化内涵,承载历史变迁。1.将图片所示建筑遗址(遗存)与下面历史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3分)(1)中华文明的起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外文明的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族交融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以下地标建筑与其在地图中所处位置匹配。(填写字母,3分)A.良渚遗址C.洛阳白马寺D.西藏布达拉宫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3.在以上六个建筑遗存中任选一例,根据示例解读其文化内涵。(2分)示例: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体现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宣言的力量(10分)《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事件。某校举办《共产党宣言》深度阅读活动,邀请你共同参加。活动一:为了解《共产党宣言》诞生的社会背景,同学们找到了以下地图。4.从图中看,《共产党宣言》的早期译本集中出现在英、_______、德等国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活动二:为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同学们阅读了部分原文。材料一: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5.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3分)《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共产党宣言》揭露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深刻的矛盾。()6.活动三:为研究《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不能用于研究该主题的材料是()(单选)(1分)A. B.C. D.7.活动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你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以此作为阅读心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流行语中的历史(12分)流行语是民众的“口头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阅读下列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流行语,回答问题。时期代表性流行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抗美援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工业化;公私合营;为人民服务;大跃进;大炼钢铁;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世”;申奥成功;万元户;喇叭裤;迪斯科;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正能量;强国有我;5G;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垃圾分类;人工智能;网约车;8.流行语记录时代“大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流行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流行语反映时代风貌。结合所学,说说改革开放初期为什么会出现“万元户、喇叭裤、迪斯科”等流行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流行语勾勒时代印记,请将下列流行语填入上表对应的时期。(填序号,3分)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②向雷锋同志学习;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流行语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众不变的追求。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语的认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上海专用)07一、建筑是凝固的史诗(8分)【答案】1.(1)AB(1分)(2)CE(1分)(3)DF(1分)2.①D(1分)②A(1分)③C(1分)3.【示例一】良渚遗址:发现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丰富的文化遗存,见证了当时该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示例二】陶寺都城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有宫城、墓葬,出土了大量表示身份地位的礼器等,折射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诸多特征。【示例三】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实物证据,折射了当时中外文明交流的情况。【示例四】布达拉宫: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是唐蕃合同为一家的见证,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情况。【示例五】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由鉴真主持建造,仿盛唐建筑风格。折射了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状况。【示例六】辽大明塔:修建于澶渊之盟后,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是辽宋和战的历史见证,折射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根据材料所给的示例格式,对材料中的六个建筑遗存解读其文化内涵,选择任一例,从文化角度分析其地位、影响、价值等即可,2分)二、宣言的力量(10分)【答案】4.法国或意大利(1分)这些地区工业城市较为集中、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人运动兴起等(任答一个1分,共2分)5.正确(1分)正确(1分)错误(1分)6.B(1分)7.示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的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开放性题目,按层次赋分。(3分)层次一:从时代背景或主要贡献或创新和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层次二:综合时代背景、主要贡献、创新和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三、流行语中的历史(12分)【答案】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社会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流行语开始变得丰富多元,反映社会各领域新事物新观念。(大意正确即可,2分)10.②;③;①。(每空1分,共3分)11.观点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诞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语,反映着独特的时代风貌。具体阐述略。此题按层次赋分。(6分)第一层次:不能根据材料与所学回答问题。第二层次:能够列举部分与题意相关的史实。2—3分第三层次:能够根据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叙述。4—5分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认识。6分(二)一、(2023山西)树立文化自信(9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开拓建设中来。下面是同学们以“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展板一【阅读文学典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4分)作品一
《清平乐·村居》作者
辛弃疾(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风貌:反映了家人相亲,共同劳动的田园生活风貌。作品二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节选)作者
罗贯中(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章回体;情节生动;大众化。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板二【释读文物图片——传承红色革命文化】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文物图片,它们分别为研究哪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写出你从中感悟到的红色文化内涵。(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23四川乐山)天下大道(10分)五百年来沧海横流,世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索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天下大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国崛起】材料一
某国发展简史(部分)开始时间主要史事1475-1500年复兴运动,包括这个运动的政治和经济、艺术和知识面貌方面1525-1550年宗教改革1550-1575年海外扩张,从海盗行为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贸易,热带属地的占有,在海外温带地方建立了新的使用英语的社会1675-1700年责任制议会政府的建立1775-1800年工业体系的建立——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3.指出“某国”是哪个国家。选择材料中一件史事,说明其对该国的影响。(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旧邦新命】材料二
以下是乐乐同学阅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时所做的摘要。事件:①主题:自强求富,中体西用摘要: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事件:辛亥革命主题: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摘要: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事件:新文化运动主题:②摘要: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以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4.完善材料二中①②的内容。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戚与共】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摘自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假如联合国即将召开大会,讨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你围绕“十字路口的抉择”为大会拟一条标语,并作简要阐释。(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船的历史(11分)船的诞生推动着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6.将上述材料按时序排列。(3分)7.根据材料,指出图A所示郑和宝船与图C所示“耆英号”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者不同的政策因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船的历史”的认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2023山西)树立文化自信(9分)1.作品一:体裁:词;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有词牌名等。作品二:体裁:小说;历史价值: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在当时社会广泛流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促进小说创作的繁荣;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等。(每空各1分,共4分)2.图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图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图四: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各1分)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实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写出一点给1分)二、(2023四川乐山)天下大道(10分)3.国家:英国;(1分)影响:示例:海外扩张;英国海外扩张对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市场和投资渠道,为英国的国家财富和实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工业体系的建立”;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选择材料中其他史事亦可,注意史事与影响要匹配)(1分)4.填空:①洋务运动;②民主与科学。(2分)理解:由洋务运动的器物之变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制度之变,再到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之变。(意思对即可,2分)5.开放试题,标语例如: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分)阐释: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个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分)三、(2023·江西改编)船的历史(11分)6.E、C、D(3分)7.不同之处:郑和宝船船体和排水量远远大于“耆英号”。政策因素:明朝政府的支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2分)8.观点示例:船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此题按层次赋分。(6分)第一层次:不能根据材料与所学回答问题。第二层次:能o够列举部分与题意相关的史实。2—3分第三层次:能够根据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叙述。4—5分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认识。6分(三)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以历史的眼光解读译文,不仅为判断“正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使团以向乾隆祝寿为名,出使大清。以下为英国国书原文节选:
英国的军事威力虽然远及世界各方……陛下(指英王)也曾……组织远航旅行……(这)并非谋求有益本国臣民的对外商业……(英王志在)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该使团出使时,英国______。
A.依然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B.正与美国进行独立战争
C.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D.已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2)结合当时中、英两国发展状况,说说英国此次来访是否如其宣称的“并非谋求对外商业”“志在交流”?
材料二中国翻译们对这份国书进行了“加工”:(翻译们)让英国国王在信中欢呼中国“大皇帝万万岁”……又删去信中英王说他自己……军事威力强大,“远及世界各方”等语……反而把这样内容加在乾隆身上,改写成“大皇帝心里常把天下的事情、各处的人民时时照管”。——《饥饿的盛世》(3)中国翻译们如此“加工”国书的意图当是______
A.忠实呈现原文的内容
B.迎合统治者天朝大国的心态
C.体现商业互惠的原则
D.强调两国外交上的平等地位(4)有人说,以上英国国书与中方译文之间不仅仅是文字上存在差异。你如何理解?2.《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民国时期,对这一经典作品的阐释与演绎因时而变,呈现不少“新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术界的“新”界定
《桃花源记》甚至被当作白话文……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说:“为什么爱读陶渊明……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1)从上述材料看,《桃花源记》被当作“白话文”当是受到______的直接影响。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教科书的“新”编排《新编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册)》
(1915年)
目录(节选)
第16课《地方自治》(民国)
第17课《桃花源记》(晋)
第18课《养蜂》(宋)(以养蜂比喻养民
……《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初中国文(第四册)》
(1931年)
目录(节选)
第七组
《一个快乐的村庄》(民国黄英)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政治与民众》(民国徐志摩)
第八组
……(2)观察目录,两部教科书对《桃花源记》及其前后课文的编排都______
A.据作品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
B.聚焦作品包含的政治、民生主题
C.按“文言文”“白话文”分类
D.彰显陶渊明超然俗世的精神追求
●文艺界的“新”演绎
中国人没有安居,没有乐业。逃难行,迷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旁有一洞……疑为桃源洞……却安知桃源洞今已为毒蟒所据(占据)矣。——1937年《新桃花源记》李绚(3)根据所学知识,作品借“桃源洞被毒蟒占据”喻指的社会状况是:______(4)根据以上思考,从时代特征的角度说说为何民国时期对《桃花源记》的阐释与演绎会涌现不少“新意”?3.1963年,美国人富勒绘制了一组“世界地图”,表达对世界变化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这组地图的主题为“交通增速,世界变小”(TheRelativeSizeoftheWorldasTravelTimeDecreases)。结合所学判断,图中横线处当填入______
A.高铁
B.珍妮纺纱机
C.蒸汽机
D.蒸汽机车(2)联系所学,说说绘制者为何将这组地图的起始时间定位于公元1500年?
有同学认为富勒的观点还需完善,为此他搜集了以下材料:欧亚大陆给美洲带去了马、牛、羊等家畜……美洲则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当然,动植物的交流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卷入这种交流。
——《精粹世界史》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示意图》
人类通信技术“发展史”(漫画)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时空距离……(也)使世界成为一个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整体。
——《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冲突》(3)根据这位同学搜集的材料,以下对其观点表述最恰当的是______
A.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文明交流,使世界“变小”
B.人口迁徙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C.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世界越来越“小”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14170.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