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男性似乎都很热衷干一件事——
比大。
不论是比鞋码的男同学,还是比身高的体育生,再到把“3个180政策”奉为毕生梦想的精英男。
男性对「大」的执念,好像已经刻骨铭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破解一下这个世纪之谜。
「大」=真男人?
先给大家出两道趣味问答题:
我大胆预测一波,结果会一边倒。
毕竟,放眼世界,对「大」的追捧和热衷,似乎成了雄性世界的一条金科玉律。
拥有三个8——180㎡的房子、180cm的身高、180mm的丁丁,一个男人才算“完美”。
这样的信仰,带来了一系列迷惑行为。
接下来,先让我们欣赏一下「大的行为艺术」。
(保命提示:只是描述客观现象,没有歧视和嘲讽的本意,毕竟这些行为艺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1、“请把身高一米八刻在墓碑上”
身高,就是一种外在表现。
俗话说得好,180以下的男性身高总有水分,而跨过180的“天之骄子”,总要想尽方式提醒这个世界:我很高。
即使是在冷战,只要问身高,对方就会立马出现。
△冷战中问身高后一秒出现 | 图源:网络
连吃个外卖,也可以趁机夹带一下身高的私货。
△外卖评价中秀身高 | 图源:网络
买东西的零头可以抹,但身高绝对要遵循严谨的“四舍五入”定律:
△吐槽体检报告未对身高四舍五入 | 图源:网络
身高就是男人的名片,用一个段子说明其重要性:就算死前用尽最后一口气,他也要爬起来告诉你身高。
2、“找外国人,就是图他们大!”
不论在小红书还是抖音,在异国恋情侣博主的评论区,必然会出现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要找外国的男朋友?还不是图他们大。”
图大的到底是谁,我先用一组数据来说明:
《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Today)》曾调查了25594位男性对自己丁丁的评价, 其中12%的人,认为自己的丁丁很小,然而觉得自己伴侣“有点小”的女性,只有6%。
为了大,部分男性不仅对女性出言不逊,甚至还不惜伤害自己。
为了追求所谓的“18厘米”,有人尝试各种阴茎增大术,结果付出惨痛代价。
比如听信偏方,注射液态凡士林,结果痛到喷血送医;
△英国男子为增大给阴茎注射凡士林 | 图源:新闻截图
还有更惨的,增大不成,反被黑医切成2厘米;
△美国男子被黑医切成2厘米 | 图源:新闻截图
手术效果太好也有烦恼,去年某位泰国男子,术后大到超出负荷,又因为疫情影响,约不到医生,最后上吊自杀。
△男子生殖器发炎肿胀后上吊自杀 | 图源 :新闻截图
也有安全一点的增大方式,比如海绵垫。
△海绵凸裆垫 | 图源 :淘宝截图
3、“哥的胸肌给你靠”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女生们纷纷呼吁解放胸部,男生们反而开始胸肌内卷。
影视剧中,男艺人们开始穿上假肌肉衣。
△男艺人剧中使用肌肉衣 | 图源 :网络
剧外花絮里,也要在浴室比胸肌。
△ 男生浴室比胸肌 | 图源:影 视花絮截图
健身达人们花式秀胸肌,已经不新鲜了。
△健身达人胸肌夹可乐 | 图源:网络
最冤的当属刘畊宏,因为胸肌太大,被直播机器人误判成了“哺乳期打擦边球”。
△刘畊宏穿羽绒服挡胸肌 | 图源:网络
以上三个常见的现象,只是「雄竞求大」赛道的一瞥。
求的不是大,而是「男子气概」
大,其实是「大」男人的大。
人类的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种。
前者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和生殖器官决定;而后者,则是由社会建构而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女性别气质关键词 | 图源:网络
男性对「大」的追求,正是被父权社会建构的结果。
“性选择”使得雄性必须打败其他的同性,才能获得繁殖的机会,只有更加强壮的身体,才能在这种暴力的竞争中获胜。
生殖崇拜,又让男性的生殖器,与谷物收成挂钩。比如在爪哇一带,夫妇要在田地里性交,来促进农作物生长。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于是,男性只有拥有更加优秀的体格和性能力,才能在父权社会的竞争中获胜,来换取男性身份的认同。
△纪录片《面具之内》 | 图源:网络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萨普纳·谢里安和他的团队做过一项研究:
如果你跟一位男大学生说,“你不够男人”,那么在后续的交流中,他们就会刻意远离“女孩子气”的东西,并且会夸大自己的身高,编造更多的恋爱次数。
可见男生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身高和性吸引力,最能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
那么问题来了, 男性到底为什么过分在意“男子气概”?
杨笠一句简单的“普信男”,就让众多男性感到“冒犯”,遭遇大规模的抵制和举报。
△网友举报杨笠性别歧视 | 图源:网络
韩国男人,只要看到和类似的手势就会立刻跳脚。
尽管研究发现,阴茎的大小和国别、种族没有任何关联,但曾经朝鲜半岛的男人全世界最短小的传闻,依旧深深地刺痛着他们。
△韩国在线社区“Megalia”的标志 | 图源 :网络
“男子气概”的另一面,承载着部分男性的脆弱和敏感。
但是错的不是“男子气概”本身, 而是错误的性别教育,让“有毒的男子气概”不断侵害着男性的成长。
不只是女生从小被教育要“像个女生”,男生也从小被教育“要像个男孩子”。
一篇被刊登在《最新小考满分作文1000篇》中的范文里,小作者写出了他眼中的男生。
身强体健、见义勇为、聪明不拘小节……而女生则是印证男生“美好品质”的反例。
△ 作文《我眼中的男生》 | 图 源 :网络
父权社会长久以来对男性的规训,让很多男生将这些传统刻板的“男子气概”,奉为自己一生的圭臬。
但他们忘记,时代已经变了。
在原始社会中,男性只要展现自己的力量,完成社会分工,就能够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但是现代理性的发展,让真理失去唯一性,成功被赋予多元定义。同时,女性加入社会资源的竞争,让男性遭遇了更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 处于社会竞争底层的男性,难以找到有力的佐证来标榜:我才是“真男人”。
这些对于自己“男性气质”存在着极大不安全感的人,对于任何“不像个男人”的指控,都会异常敏感,哪怕对方并无此意。
△纪录片《面具之内》 | 图源:网络
而之所以说这种男子气概有毒,一方面是因为它禁锢着男性。
男孩子不能哭,不被允许表现脆弱,在3到4岁就失去了真实的声音。
他们自为困兽,横冲直撞,却无法逃离。
另一方面还在于, 有毒的男子气概,会让男性产生“男子气概过度补偿行为”。
韦勒在《过度的性别:对雄性过度补偿论题的试验》报告中说:“雄性气质受到威胁的男子比受到安慰的男子更加感到羞耻、有罪恶感、烦恼和有敌对情绪。”
而为了证明自己是男性,他们通常会选择酗酒、滥用药物、冒险行为、暴力、攻击等行为来进行补偿。
△纪录片《面具之内》 | 图源:网络
其中,暴力最为常见。
一名男子被女生拒绝给微信后,突然重拳出击,视频底下一片男性叫好,认为他神勇,够爷们儿。
△“女子因拒绝给微信被打”视频下评论 | 图源:网络
同理,越是赚钱没有妻子多的男性,越喜欢酗酒,越不愿意做家务,因为他们认为做家务,是“女性”行为。
而富有女性气质的男性,会被打为“娘炮”,被一群「爷们儿」群起而攻之。
给自己解绑,才是正解
之所以花这么大笔墨解释「比大」背后有毒的男子气概, 是因为它不仅伤害着女性,也正伤害着男性自己。
但不少男性仍旧享受其中,甚至把矛头指向女性。
他们哀叹男子气概的衰落,把女性的进步当作是「压迫」,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归因。
我想,要对抗有毒男子气概,还得从男性接受、容纳“女性气质”开始。
温柔、包容从来不是值得嘲讽轻视的品质,而阳刚、强硬也不是压倒一切的至高追求。
“跳爱你”的王心凌男孩,不也让人看得上瘾?
△网友跳《爱你》 | 图源:网络
法国街头穿小吊带的男孩,穿裙子上杂志封面的哈卷,不也美得让人耳目一新?
还有那些心灵手巧的男性美妆博主,涂指甲油的男孩……拥有一些女性特质,并不会让男性就此被开除男籍。
除了生理性别之外,男女并没有人格上的差别。不论男女,都应该是自由多元,不被禁锢的。
性别不应该是一个将人们分为两半的豁口,不同的性别也可以彼此缠绕包围,在世界的褶皱中相互照亮。
我一直都很喜欢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的一段话:“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我们不需要将教条高高举过头顶,当作人类永远光辉闪耀的证明。
也不需要戴上令人喘不过气的镣铐,为时代无声的冷漠与笑料加码。
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评,会让你飞不起来。
正如加缪所说,“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打破偏见牢笼最好的方式,就是蔑视它。
更何况,有毒的男性气概,算什么神话养料。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12719.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