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各行各业的就业似乎都变的非常困难,这本书我们大部分打工人而言的参考意义在于哪里呢?我觉得是下面这句话:
以领取月薪的打工者为起点,志存高远,以不断提升目标,努力获得更多的杠杆效应,承担更多责任,学习更多专长。
总结下来是4点
1-不要因为短期的物质收益而长期沉溺于996的分配性努力,在工作中寻找并构建自己的专长。
2-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杠杆(好的公司或者平台其实也是杠杆)放大自己劳动成果的收益。
3-在风险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
4- 加以时日,保持耐心。
听起来挺简单的,其实道理都无比简单,只不过重复一遍而已。我认为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要建立合理的财富观,财富不等于金钱的绝对数量和地位的绝对高低,而是那些给你带来金钱和地位的,有长期价值的东西,财富也不应该是人生的唯一目标,人生是一个过程,充分享受过程可能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
建立真正的、合理的财富观,金钱、社会地位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财富本身。财富是指那些能够长期稳定给你带来收入的东西,例如能持续带来正向收益的各种资产,也可以是你的社会名誉,行业内的影响力等等。因此,长期来看,努力工作的终极目标是积累财富,而不是只看分配性收入的提升,分配性收入当中,优质的股权收益大于现金价值,当然并不是说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看金钱和地位的回报,金钱和地位能极大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更高的自由度,提升我们进行再创造的效率,只是我们要警惕只看眼前利益而忽略真正财富积累的陷阱。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指在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是我们转换时间和财富的符号。地位是指你在社会等级体系所处的位置。 要想在社会上赚到钱,就要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
同上,工作不等于朝九晚五的上班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而是构建自己的优势(核心竞争力:人脉资源、行业口碑、独特的判断力)这个优势要有稀缺性,稀缺到竞争对手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习得,然后找到那些需要你的优势的地方,带来指数级的回报。我们日常的坐班制工作,即便能一直通过升职加薪来提升收入和地位,本质上还是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来实现收入线性增长,这样的财富积累方式会有明显的瓶颈,在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会越来越无法持续,这也是大部分打工人焦虑的原因。当然有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公司的PMF(Product-Market Fit)阶段/或者收入规模化的早期获得了股权,然后通过公司的最终成功带来了指数级的收益,类似于BAT早期的员工,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没有特别明确有把握的机会,或者特别的优势的时候,寻找PMF阶段的公司,借助公司的成长来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是一种更加可行的手段。那么在你并没有发现最优解的时候,最优解是在朝九晚五出卖时间的机会里面寻找投资回报最高的选择,考核因素除了时薪意外,还要考虑机会成本,即因为做了这些事情是不是会没有机会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总而言之:工作中,不要沉溺于分配性的努力当中无法自拔,要寻找哪些能够将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杠杆。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每周工作40小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知识劳动者的时间安排与运动元如出一辙,有训练和冲刺的时间,也有休息和重新评估的时间。
有哪些事情是我自己做着像玩,但是别人做起来却是在工作的?第一,我们要尽早的发现自己的长处专长往往伴随天赋与热情,留意自己经常不由自主的会去做什么事情,哪些事情比别人得心应手;第二,我们要把时间花在我们擅长的地方,即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去帮助别人,去构建自己的稀缺性。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累积专长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耍,对他人来说则很吃力。 专长往往具有高度技术性或传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化。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 如果一件事物开始让你兴致盎然,后来又让你觉得索然无味,那么它只是暂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并不是你心智上真正的好奇所在。请继续寻找。
关于自己的几个专长(自己的这些能力都还不够稀缺)1-信息获取,较为深度的阅读:很多人不阅读,很多书籍别人读不进去,我不要别人逼就会阅读,而且读完书进行输出也不觉得那么的难。2-与人深度沟通:我喜欢与人一对一的沟通,传递自己的想法,获得别人的认可。3-结构化整理,归纳总结信息:在海里信息中总结抽象,进行归纳。是否还有别的专长呢?别人眼里的我还有哪些专长呢?哪些职业需要用到以上的专长呢?可规模化复制的杠杆是什么呢?
想要获得成功,需要寻找能够放大自己努力成果的杠杆,在劳动力、资本以及产品三个当中,纳瓦尔觉得产品是现今社会最有力的杠杆,这个产品我的理解是一个广义的产品,它们的优势是“复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形态可以是互联网上的各种产品服务,例如APP、公众号、小程序、抖音或者小红书账号,那些能放大你所创造的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甚至包括能面向消费者销售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是,比如17年以前的亚马逊全球开店、10年之前的天猫商城、现在的拼多多,其实它们放大的是制造和资源整合的成果,而自媒体放大的是内容创造的成果,收益可能是物质的(货币),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名声、影响力)。任何人都知道选择大于努力,我认为这里的选择就指的是找到正确的“杠杆”的选择,肯定需要付出时间,但是不代表一直等待机会出现再去做出选择,我们永远可以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小可行方案,例如一次会面,一次谈话,注册一个账号,发表一篇文章,卖一款产品等,现在还没发现自己的杠杆很可能是因为行动还不够。
99%的努力终将白费。努力找到不会被浪费的1%,这1%对你是有意义的,值得你用余生去追求。一旦找到,你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出发点不重要,行动本身才重要。
有很多关于财富自由或者退休的讨论,核心的观点基本上是说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来满足未来提前退休生活的基本所需。所以大部分都会觉得我要趁能赚钱的时候赚尽可能多的钱,然后通过相对稳健的理财方式获得能够覆盖家庭日常基本开销的持续收入,如果钱不够多,那就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纳瓦尔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当你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如玩耍般的工作,且获得持续性的收入,那么这种状态其实称得上自由。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为公司工作和为自己工作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所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如果可以找一个中间状态的话,那是不是可以是投资或者合伙经营获得股权,或者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核心的点在于,不要把安全感完全寄托于钱上,自由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阶段,人生没有所谓的彼岸。
退休就是不在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的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不期而至的好运气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去选择我们能够控制的方式获得好运气,可以增加尝试的次数,对机会保持敏感,建立良好的个人信誉和影响力来获得别人难以获得的机会。“我认为赚钱最重要的一点是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就是大家要知道你,信任你”。这一点自己做的很差,换句话说,自己从没有想过去建立合理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微信公众号、小红书、豆瓣这些都是可以建立自己影响力的地方,需要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的定位。
希望好运不期而至。 不停的折腾,直到撞上大运。 做好准备,对别人错过的机会保持敏感。 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直到运气找上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判断力比努力工作更重要,这里的判断力指的是对一个事情的现状、发展走势和价值回报有着清晰的认识。如何提供自己的判断力:第一,关注事实本身而不是偏好,尽量不要用“我喜欢:,“我不喜欢“去评价一件事情,“事实是这样“,“事实不是这样”才是正确的反应;第二,抛开“本来“、“应该“的思维,接受现实,虽然很痛苦;第三,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比如数学、统计学、概率、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个可以找找一些基本的科普读物)。高质量的阅读是我们最好的学习途径。一句话,心智模型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判断的质量决定了结果的巨大差异。
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 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相较于背诵各种复杂的概念,我更愿意吃透基础知识。 阻碍我们看清现实的最大因素就是我们对现实“应有的样子”有先入为主为主的印象。 痛苦时刻的一个定义是:当你看到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你本来想要的样子时,你是痛苦的。 感受跟事实是两码事。感受只是自我对事实的部分估计。 玩世不恭很容易,随波逐流也很容易。 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 如果在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幸福是一项技能,是可以学习的。快乐总是短暂的,所以幸福不是一味的追求快乐,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活在当下。很多快乐是多巴胺带来的,有很多东西会刺激产生多巴胺,但是这个刺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衰退,就很难持续感受到快乐了,为了获得多巴胺不得不找寻新的刺激。养成好习惯,而不是自律,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自律,那些自律的人不过时将那些能长期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我认为这一年来比较好的习惯是一周三次高强度运动(跑步/骑行/游泳)、保持每天正念冥想、一年30本书的阅读量,每天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周末尽可能陪伴家人。放弃别人的期待,为自己而活。相信自己是可以通过行为塑造改变的。迅速行动,对结果保持耐心。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计划的猴子。 所谓“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就是头脑在一刻不停地设计未来或追忆过去。我越是活在当下,越难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满足。而如果我试图抓住当下快乐的搞那首,想要一直保持快乐的状态,快乐就不会持久。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来带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容易活在当下。 幸福的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快乐的人。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时间、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生活的过程就是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哪些再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业、项目或艺术。大千视界,芸芸众生,总有些人和事会与你完美契合。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与呆伯特作者亚当斯科特的观点类似,对于个人而言,构建长期系统的意义大于阶段性的目标实现,或者说,系统是长期运作的,而目标可能在实现以后就不会关注了。可以用类似“数学的方式”进行第一性的描述,以下这些健康、财富的公式抽象未必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寻找自己的系统,并抽象出这个系统最行之有效的公式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例如,冯唐曾经有一个信任度公式: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自私度。那么适合我的成功公式是什么呢?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投资回报(财富)
收入=责任+专长+杠杆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代码/博客/自媒体/产品服务)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对于个人来说独一无二:别人是工作,你是玩耍)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安全边际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12851.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