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企业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论坛】让“国宝”与“乡亲”和谐共生——四川省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日期:2024-11-05     移动:http://keant.xrbh.cn/quote/13630.html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刊

【论坛】让“国宝”与“乡亲”和谐共生——四川省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让“国宝”与“乡亲”和谐共生

——四川省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四川片区面积约1.93万平方公里,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四川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把扩大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打造集形象塑造、社交话题、商业文创、“情感治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熊猫超级IP形象,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径。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现有野生大熊猫约1227只,占国家公园内野生大熊猫总数的91.6%,有效保护川金丝猴、牛羚、小熊猫、绿尾虹雉、珙桐、红豆杉、水青树等珍稀动植物在内的10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形成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文化传播影响力逐步扩大的良好格局。

一、坚持法治引领、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国家公园建设系统化规范化

(一)完善国家公园建设政策法规。建立国家林草局与川陕甘三省人民政府联席会议机制,签署协作机制备忘录,统筹推进分区管控、生态保护、矛盾化解、社区发展、科学研究、自然教育等各项工作。建立川陕甘三省林草主管部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协作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护、联合调查等管理活动。《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正式获国家林草局批复。三省人大常委会联合出台全国唯一一个跨三省的协同立法《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四川省人大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迈入法治保障新阶段。

(二)探索高效协同生态司法模式。川陕甘三省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明确司法协作的原则理念、工作机制、目标内容,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完善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省法院出台《关于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省林长办与省检察院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成都市构建“行政+司法”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机制、成立全国首个跨区域林长制法官工作站。

(三)建立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机制。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川陕甘三省多次协同开展巡护和执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打击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违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支持雅安市天全县等地探索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综合执法改革,梳理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多地探索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察大队,设立片区警务工作站、法院工作站、检察联络站,靠前开展综合执法。支持赋予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乡(镇)行政处罚及相应行政检查权,基本建立起权责清晰、园地共治的执法机制。

二、加强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提升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

(一)摸清生态本底,建立基础数据底座。开展本底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240余次、覆盖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初步建立起以大熊猫、雪豹等重点保护对象为主的基础数据库,形成集表格、图册等一体的勘界落图成果。完成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稳妥有序调解土地权属纠纷,完成纠纷调解482起、化解纠纷331处,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以及边界,首次将村集体所有、个人承包使用的集体土地作为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对象,协议保护面积达42.8万公顷。

(二)做好生态监测,实施分类动态管控。对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和毗邻的特定区域及外围关联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动态管控。持续实施“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及时发现地类变化情况,结合无人机、影像对比等手段摸清变化图斑信息,常态化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布设红外相机3438台,2023年监测到野生大熊猫影像1900余次、数据总量达731万条。研发启用监测和巡护手持终端、空间用途管制实时监控系统,划定网格106个,设置固定巡护线路663条,2023年累计巡护21万余人次、巡护总里程达11.82万公里,逐步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精细化管理、数据化保护。

(三)强化生态修复,营造良好栖息环境。出台《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修复指南(试行)》,对退化栖息地开展恢复改造,累计修复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加强栖息地连通廊道建设,针对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大熊猫廊道功能栖息地植被脆弱区域开展长期监测和针对性修复,修复廊道区域栖息地8.03平方公里,并已在其中发现32次大熊猫活动。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统筹推进雅安市荥经、石棉、宝兴等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10.55平方公里,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程。自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重点区域内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唐家河片区在海拔3600米的流石滩发现大熊猫粪便,刷新该地区大熊猫活动海拔记录。

(四)严控经营活动,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基本确定公园边界范围及功能分区。四川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勘定边界和功能区划,在重要地段、重要部位累计设立界碑、界桩、功能区桩3646个,勘界落图后核心保护区面积增加629.38公顷、一般控制区面积减少515.36公顷,与国务院批复设立范围、面积、功能区等基本保持一致,不涉及任何矿业权、水电站调整,公园边界和功能区划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全面加强空间用途管控,对拟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国省重大建设项目,强化影响评价和专家论证,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活动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2021年正式设立以来,累计完成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超30个。

三、深化基础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夯实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生息科技支撑

(一)建强平台载体,科研智力支持持续增强。推进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实验室,设置邛崃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3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建成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相岭园区。合作成立首个“大熊猫学院”,指导成立“大熊猫文创产业学院”,其中省林草局和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大熊猫学院正式对外招生,2024年首批预计招收本科生50名。聘请“两院”院士、权威专家等组成四川片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等40余家科研单位、公益组织、企业合作,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水平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团队,申报实施基础科研项目348个。

(二)攻关科技难题,研究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重点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野外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重点研究,成功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遗传管理、疾病防控”三大难关,并将研究方向全方位拓展到大熊猫生理、繁殖、遗传、病理、栖息地修复等领域,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取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会同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依托成都超算中心等“数据大脑”,联合开展大熊猫食源修复、大熊猫野外精准调查等课题攻关11项,突破大熊猫陈旧粪便遗传鉴定等科研难题5个,种群复壮建设、遗传基因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四、转变发展方式、释放生态红利,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

(一)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实现废弃矿山披绿生金。综合采取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方式,创新“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创造新的环境和社会价值。雅安片区修复工程完成后,将恢复植被面积953公顷,提升森林及土壤碳汇总量;荥经县将削坡减载产生的废弃石料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销售,宝兴县围绕重塑形成“珙桐谷”“野生桂花谷”“高山杜鹃海”两谷一海自然风光,实现了修复与新生。荥经县、汶川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促进经济民生有机融合。发展自然教育、康养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0余个,建成一体化科普宣教场馆(自然教育中心)32处,参与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2023年度已达到200万人次。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认证和推广制度,对川熊猫笋、中华蜂蜂蜜等11支原生态批次产品予以备案。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与社区融合发展,引导建设友好型入口社区,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3800余个,卧龙片区率先实现“一户一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带动每户每年至少增收1200元。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投保补偿,累计理赔14136件、赔付811.24万元。

(三)促进文化交流合作,推动熊猫文化走向世界。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办“共同守护熊猫家园”四川主题边会和四川日展示活动,向世界分享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经验。制作反映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纪录片《生态秘境》,在央视纪录频道和中国国际频道播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成功举办数字国际熊猫节、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数字创意设计大赛、大熊猫国家公园宣传教育年、大熊猫公益巡讲、RUARUA PANDA熊猫主题全球巡展等宣传推广活动,与美、日、俄等16个国家的18家机构建立大熊猫科研合作关系,目前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大熊猫个体51只,全部来自四川。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刊)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13630.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