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企业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预告|从知识到智识: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科技与教育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keant.xrbh.cn/quote/13929.html

预告|从知识到智识: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科技与教育

知识智识: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科技与教育

FromKnowledgetoIntelligence:

The Anthropological Confluence of Art,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时间:2024年3月6日—8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4号楼208报告厅

艺术教育之本质,在于人之创新能量的养成和传递;

艺术教育之要旨,在于人之感受力、批判力、想象力、行动力的启发和培养。

在知识创造、社会创新的目标导向下,“学科化”与“跨学科”两种教育取向所形成的张力,于人类学视野下会拓扑出何种图景?

在“智能”社会的曙光中,多种知识类型的重建、知识向智识的转化、心灵蒙养与社会创造的通达,会为艺术教育带来何种挑战与机遇?

全球视野下,我们如何面对教育变局中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经验,如何处理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双重逻辑下的教育模式重塑,如何回应“学以成人”与“学以致用”双重目标下的教育范式转型。

会议议程

Agenda

3月6日

09:00—09:30

开幕致辞

主持:陈正达

致辞:高世名,Jean-Claude Ruano-Borbalan(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

09:30—12:30

主题讲演与讨论

主持:Jean-Claude Ruano-Borbalan(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

■ 朝向“人学”的“新文科”

讲演:

09:30—10:10 Jean-Gabriel Ganascia(让-加布里埃尔·加纳西亚)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美学》

10:30—11:10 Lionel Obadia(利昂内尔·奥巴迪亚)

《想象力和信仰在采纳和重塑人工智能系统中的作用:人类学的思考》

11:30—12:10 姚大钧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为艺术:即将实现的十项预测》

14:00—18:20

主题讲演与讨论

主持:黄孙权

■ 人类叙事:过去、现在与未来

讲演:

14:00—14:40 Karim Medjad(卡里姆·梅贾德)

《情景设计:预见未来的艺术》

15:00—15:40 沈林

《奥尔托曼的Sora、帕米农的猪猡、牛仔的马》

16:20—17:00 Antonella Tufano(安东内拉·图法诺)

《空间转向与知识,智慧城市反映出怎样的知识》

17:20—18:00 汲喆

《以艺相应:人类世中的人、类、世》

3月7日

14:30—17:50

主题讲演与讨论

主持:马楠

■ 科学、认知与认识论:打开工具箱

讲演:

14:30—15:10 Maria Xhanthoudaki(玛丽亚·克桑杜达基)

《STEM中的创造性学习: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作用》

15:30—16:10 Todd Lubart(托德·卢巴特)

《创造力—21世纪的技能:其本质及培养方式》

16:50—17:30 Agnès Callu(阿涅斯·卡卢)

《热爱艺术品:文化、知识与人工智能》

3月8日

09:00—12:00

主题讲演与讨论

主持:姚大钧

■ 艺术、科学和哲学:交叉与链接

讲演:

09:00—09:40 黄孙权

《从太空奥德赛到数字本身:人工智能(AI)和智能增强(IA)的对齐问题》

10:00—10:40 Pierre Saint-Germier(皮埃尔·圣热米尔)

《音乐算法有身体吗?机器学习、具身性和人机共同即兴》

11:00—11:40 姜珺

《象思维、大小人文与学问共同体》

14:00—16:00

主题讲演与讨论

主持:Jean-Claude Ruano-Borbalan(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马楠

■ 艺术与文化:全球视野下的教育

讲演:

14:00—14:40 Jean-Claude Ruano-Borbalan(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

《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勇敢新世界的一种新精神?》

15:00—15:40 Hans D’orville(汉斯·道维勒)

《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至关重要的挑战》

16:20—17:20

圆桌讨论

与会嘉宾

Guest Speaker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世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 Culture Studies国际编委、《新美术》编委、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等。

高世名教授长期致力于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艺术类专业的拓展与创新,以及艺术教育和艺术策展的研究与实践。并且,着力突破当代艺术学科的既有框架,一方面致力于重建中国艺术教育的古典学脉络和学理体系,另一方面以技术哲学、创新设计推动当代艺术教育的社会反思、技术迭代、模式更新和结构重塑,开拓新世纪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大格局。

近年来,组织大型学术会议40余项,于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镜子与面具》《行动的书:关于策展的写作》《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等多部著作,编辑出版“行动之书”、“展示文化丛书”、“跨媒体艺术丛书”等学术图书30余种;并多次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以及“亚洲当代艺术贡献奖”、文化部创新奖、国际青年策展人奖等国内外教育和研究类专业奖项。

Jean-Claude Ruano-Borbalan / 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

法国国立工艺学院教授,科学社会与技术系主任

Jean-Claude Ruano-Borbalan,法国国立工艺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社会历史专业博士,现为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博士学院管理团队与创新部门成员,并担任创新网络研究(RNI)、Hastec-PSL labex、创新研究网络(IRN)以及法兰西社会创新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学校改革和管理研究,自职业生涯初期即致力于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的传播和普及,推动各类高水平的教育和国际传播工作,并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人文科学》杂志且担任主编达15年。此外,于2012年创办法国国立工艺学院社会科学技术史实验室且管理该实验室达10年,并代表国立工艺学院参与Institutional network Remedis。

演讲题目:

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勇敢新世界的一种新精神?

过去几十年,“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已然成为热门话题,这归因于那些影响着所有研究和教育项目的大型企业、国际或国家机构,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1世纪,企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得以实现其全球推广的技能,不仅包括思维方式(创造力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认知[学会学习]),还包括工作方式、工具运用和跨领域的生活技能(本地和全球公民身份、社会责任等)。因此,在教育实践与课程设计中,我们必须推广能够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科学和理性推理的项目、方法和工具。而确定哪些工具需要被推广,应根植于“事实”而非“信仰”。

这个观察是矛盾的。相较于过去几十年,当代社会,知识生产迅疾喷涌,数字设备的迅速发展更为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信息获取能力。然而,无论是就个体还是社会层面而言,我们始终困扰于对信息真伪的判断。进一步说,在信息洪流中,我们无法做到准确评估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危险”:相信虚假信息,并基于虚假“事实”而得出错误结论。人工智能行业近期的戏剧性发展及其所承诺的未来前景,亦为信息技术和全球数字网络的发展带来“危险”甚至导向“歧路”——对以人为中心的创造力及其批判性思维的社会需求,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Jean-Gabriel Ganascia / 让-加布里埃尔·加纳西亚

哲学与计算机科学家,索邦大学教授

Jean-Gabriel Ganascia,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现为巴黎索邦大学名誉教授、欧洲人工智能协会(EurAI)的会员、法国数字伦理委员会(CNPEN-CCNE)的成员,担任法国国家就业机构“法国劳动局”(France Travail)伦理委员会主席、“法国科学促进会”(AFAS)主席(该协会是法国最早的科学机构之一)、“文化高等研究周期”(CHEC)指导委员会主席(该项目旨在让高级公务员对当前文化政策和挑战有深入的了解),并于2016年至2021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伦理委员会主席。他于1983年获巴黎—萨克雷大学知识库系统的博士学位,1987年在同一所大学获符号机器学习的博士学位,在LIP6继续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人文学、计算哲学以及数字伦理学等领域。

演讲题目: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美学?

演讲首先回顾人工智能长期以来在艺术领域让机器具有创造力,特别是在音乐作曲、绘画、文本生成和诗歌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其次,展示近年来如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以及更近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即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大型语言模型(LLM)——使原创图像、语音和文本的生成变得可能,这些原创内容被许多人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美学价值。最后,将论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美学的重要影响,即与审美价值判断有关的哲学分支,展示它如何被深刻影响。更具体地说,在1930年代,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论述到,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技术,即摄影和留声机的出现,使得艺术杰作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独特的光晕消失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美学演变中,目前正发展到一个类似但又十分不同的新阶段,光晕——一个截然不同的光晕——现在似乎又以某种方式重新出现了。

Lionel Obadia / 利昂内尔·奥巴迪亚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教授,人类学家,研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的象征主义

Lionel Obadia,社会学博士,里昂第二大学人类学教授,曾于2021年在布鲁塞尔大学以及2022年在牛津大学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不同族群间文化/宗教的交融和转移。他最初的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亚洲宗教和全球化,曾在法国、欧洲、以色列(西方佛教)、尼泊尔(萨满教)、美国(犹太弥赛亚主义)和南印度(黎明之村)进行田野调查。现致力于研究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奇幻思维和信仰。撰写过10部著作,编辑过20期特刊,发表过180篇期刊文章和章节,涉及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并于2023年在《社会罗盘》(Social Compass)上发表《“灵性”巫术和魔法2.0作为抵抗武器:新运动的出现?》一文。

演讲题目:

想象力和信仰在采纳和重塑人工智能系统中的作用:人类学的思考

教育、艺术、经济生产和社交活动,正因人工智能系统所带来的便利而面临挑战。为此,社会和文化机构需要为人类如何适应数字革命以及那些可能带来社会“问题”的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理性主义和实验方式,解决人与人工智能系统一起学习的问题。亦即,借助人机交互领域的认知启发模型,或利用机器学习系统,实现人与机器一起学习。然而,这些研究的关注重心,主要落在对实验设置中心理过程的评估上,却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复杂性,比如文化想象力、宗教象征、社会背景和影响等。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和认知因素一样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关乎人类学习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还关乎人类这样做的意愿,其基础不能简单还原为认知和心理过程的表征和期望。在本文中,我将着手处理AI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对象的问题,讨论一些出于知识目的的人工智能系统和搭载技术(人形机器人)的案例,如何受到非技术性的文化、虚构、符号信仰及观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更广泛的从全球层面重新审视信仰、象征和想象力在当代社会数字化进程中的作用。

姚大钧

艺术家,策展人,电台主持人,唱片公司制作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未来学研究中心创始人

姚大钧,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九十年代起从事网络艺术/电脑艺术创作,创建新逻辑软件公司,新逻辑艺文网,非常美学,前卫音乐网,前味电台,后具象唱片公司等文化实验平台。网络文化评论专栏见于南方都市报、中国时报。2010年加入中国美术学院,创立开放媒体系,开设社交媒体艺术现场、动态视觉声音现场、未来书写、科幻VR、人工智能艺术等课程。曾策划“2003 北京声纳”媒体艺术节,2013 纽约/上海/香港“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5“迷因城市:骇进现实”首届跨媒体艺术节,2023上海“程序员与小提琴”等国际媒体艺术展演。2022年完成乌镇元宇宙城市体验馆设计及制作。

演讲题目: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为艺术:即将实现的十项预测

人工智能不仅是当下文化的一股革命浪潮,它是一场海啸一一这是没人能逃避的,现在就需要站起来作出反应的。毫无疑问,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正处于这一冲击的最前沿。人工智能与艺术(不是“人工智能艺术”)的问题是紧迫的,因为人工智能已经打到了人类创造力、想像力、灵感乃至意识的核心。人工智能不仅将改变未来艺术的内容,还会改变艺术这概念,甚至改变未来这个概念。本文将探讨未来艺术的概念和实践上即将发生的大转变,有些其实已在进行中。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审美欲望的转向、艺术史的转向、对现实的认知、艺术创作和生产、艺术整体生态球、艺术教育,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将我们与更宏大的人类历史文明总体、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彻底将地球文明推进到德日进和维尔纳茨基提出的意识圈时代。

Karim Medjad / 卡里姆·梅贾德

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创新系(全球化与未来研究)教授、从事未来情景叙事的艺术研究

Karim Medjad,专注于全球化和全球准则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与实践,教授全球化和情景规划课程。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巴黎第一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政策顾问,在设计和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和机构发展战略方面拥有超过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作为一名学者,于欧美主要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并参与多部科学著作的撰写。

演讲题目:

情景设计:预见未来的艺术

情景思维是一种被公司和决策者用来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并考虑“难以想象之物”的方法。可交付成果采用多种场景形式,这些场景呈现出不同可能的未来路径,并可以用来探索一些极端的可能性。尽管使用“情景思维”的工作方法,其目的常在于挑战传统思维,但我们仍需注意:每种情景实践均有其自身目标,如安抚、恐吓、说服、鼓励、指导、复原等。因此,“情景”不仅是一种分析工具,也是一种沟通工具;故而,其视觉表现及其所提出的叙事,均为分析与沟通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次讲演聚焦“情景设计”的阐释与讨论,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跨学科实践案例,分析在“情景设计”中形式和内容如何平等交汇,以及如何使二者在艺术上紧密联系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沈林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沈林,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学院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福尔杰莎士比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曾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戏剧》学报社长兼执行主编,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新经典译丛书主编。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等多国执教、讲学、研究和艺术合作。参与国内舞台剧《阳台》《爱情蚂蚁》《盗版浮士德》《切·格瓦拉》《北京好人》等。研究领域:英国文艺复兴戏剧、当代欧洲舞台、跨文化戏剧。

演讲题目:

奥尔托曼的Sora、帕米农的猪猡、牛仔的马

有一种看法认为,AI将威胁传统艺能存续、削弱艺术家主体性、动摇主观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进而改变既有艺术定义和创作理念。持此看法者或视艺术为幻术。传统艺术有“难能可贵”“搁置不信任”“众乐乐”之说,皆提倡不同于幻术的真切体验,弘扬主观能动性,推崇内啡肽成就感而非多巴胺舒适感。AI超级潜能应该能够启发艺术家重新发掘自身独质,促使艺术家与其形成类似牛仔与马的合作关系,催生某种不同于AI的混合智能(Hybrid Intelligence)。

Antonella Tufano / 安东内拉·图法诺

索邦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设计与建筑理论教授

Antonella Tufano,建筑-城市规划师,现任巴黎第一大学全职教授及索邦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设计/城市可持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负责由法国文化部支持的伙伴关系项目“实验、制造、生产与传播”。于2000年在法国社会科学学院(EHESS)完成关于景观理论的论文(《关于环境设计:围绕该项目的三个计划》)答辩,任职于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2016年获指导研究生资格。关于项目工作的出版物主要包括:《城市中的设计》(2022)、《智慧城市,迈向新组织》(2020)、《制造项目》(2015);关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实践的文章与书籍包括:《通过参与式建筑促进社会互动》(载《建筑》2022年第2期)、《能源改造与城市交通》(2019)。

演讲题目:

空间转向与知识,智慧城市反映出怎样的知识

20世纪末以来,一个范式已经确立:城市空间不仅是艺术品(建筑物、纪念碑、建筑物等)的容器,还带来了一种挑战功能主义限制的生活方式。这也使设计者、创作者的行动受到质疑。本次讲演将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入手,来探讨如下主题:智慧城市的三种形式及其智能支撑。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包括多种形式:(1)数字基础设施智能主导的城市;(2)利用数字基础设施简化城市功能的城市;(3)通过根茎方式(rhizome)创建知识生产和传播场所的城市。这三种形式依赖于不同的智能支撑:数字智能,人工智能,以及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集体智能。在这三种城市形态所对应的城市文化中,“创造”处于不同的文化层面。本次讲演将通过具体案例对此加以分析。

汲喆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社会学教授、中国研究系主任,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汲喆,于2007年获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社会学教授、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起)及中国研究系主任(2021年起)。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和社会的重构。自2021年起,他担任东语—圣严近现代佛教研究讲座教授。并且,于法国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法国社会·宗教·政教关系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以及于《山水辑刊》等多家刊物兼任编委,2019年起兼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求是讲席教授。

近著有《宗教、现代性与时间性:当代禅宗的社会学》 (Religion, modernité et temporalité: une sociologie du bouddhisme chan contemporain, CNRS Editions, 2016),主编有《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两次复兴》(与Daniela Campo、王启元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得道与成圣——现代中国宗教权威的建构》(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co-edited with David Ownby and Vincent Goossae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当代中国佛教:适应、传承与创新》(Buddhism after Mao: Negotiations, Continuities, and Reinventions, co-edited with Gareth Fisher and André Laliberté,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现代世界的思想者:齐美尔研究辑选》(与任强合编,商务印书馆,2021)等。

演讲题目:

以艺相应:人类世中的人、类、世

人类世的概念体现的是由未来主导的现代时间意识的极端化,它凝聚的是对世界加速变迁的表象以及对这种加速的矛盾情绪。相较于现代性而言,人类世作为一种新的宏大叙事诉诸更为广大的宇宙尺度的时空观,并带有强烈的道德力量,迅速地影响了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影响了艺术创作与有关审美的合法化话语。但是,在这一运动中,如果艺术不甘于成为某种政治正确的、肤浅的媒介,就必须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尝试重新审视人与非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言,德斯科拉所定义的那种曾经流行于古代中国、印度等文明的类比主义思维值得探讨。这种本体论承认世间万物的不连续性,但同时又赋予了人为其在同一整全中建立秩序的无限可能。在这一脉络中,艺术就是使人与世界的隐秘联系变得直观可见的不懈努力。

Maria Xhanthoudaki / 玛丽亚·克桑杜达基

米兰达·芬奇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Maria Xhanthoudaki,现任意大利达·芬奇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获希腊克里特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艺术教育硕士和博物馆教育博士学位。多年来,在米兰天主教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曾担任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学院的高级研究助理。1994年以来,工作于艺术博物馆;2001年起转至科学博物馆,担任研究员、顾问、项目负责人和经理等职,负责与国际博物馆和教育机构合作相关事务。

演讲题目:

STEM中的创造性学习: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作用

学校中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一直是国际上大量研究、辩论和反思的主题,这些主题强调需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工具。这不仅是为了让学校跟上当代社会的变化,还因为需要让学校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个人表达、创造力和自主性日益成为学习者学习经验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者需要培养并保持一种态度:在STEM教学中,承认并鼓励多样化经验、技能和行为的价值。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博物馆和社会学习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场所一直致力于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和资源。

本次演讲将重点介绍意大利达·芬奇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战略教育项目“未来发明家”。该项目旨在改革创新学校的STEM教育,借助艺术、美学和数字技术这些为STEM领域带来创造性和探索性学习的方式,设计一种新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将引入一系列被视为在个体学习中具有根本意义但尚未被传统的STEM教育所认可的品质:具身认知、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好奇心、沉浸感。“未来发明家”项目的基本观点是:将艺术和审美体验融入STEM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上述品质的作用,并以之为工具,促使STEM教学更加强大、丰富以及更具包容性。

Todd Lubart / 托德·卢巴特

索邦巴黎西岱大学心理学教授

Todd Lubart,耶鲁大学博士,索邦巴黎西岱大学心理学教授,曾任应用心理学研究实验室主任,负责多项基金与合作的协调人。兼任国际创造力与创新研究学会(ISSCI)主席,多个关于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期刊编委员会成员;曾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柏兰奖、美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NAGC)颁布的托伦斯奖,曾是法国大学研究院青年会员。研究领域集中在创造潜能、创造力评估、创造力发展和环境对创造力的支持,并在杂志、文集等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

演讲题目:

创造力—21世纪的技能:其本质及培养方式

本次讲演将探讨“创造力”的概念——作为一种产生新的、有价值的工作能力(在所有领域,包括艺术、科学、商业和学术探索)。讲演将根据研究结果审视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衡量创造力的潜力、创造过程以及培养创造技能的方法。

Agnès Callu / 阿涅斯·卡卢

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心(LAP)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Agnès Callu,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心(LAP)研究员(EHESS/CNRS,UMR 8177)(该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当代世界政治人类学研究的跨学科和批判性方法与理论),法国社会科学学院(EHESS)的博士学院成员。2023年出版两部著作:《诱惑的图像和数学架构》《情感图书馆:弹性发生的故事》,并将于2024年5月出版新作《伊娃·乔斯平:森林中的浸礼池》。

演讲题目:

热爱艺术品:文化、知识与人工智能

本次讲演将通过对尼采基础理论中关于文化与知识之间差异的反思,引入对“司汤达综合症”的思考;由此聚焦人工智能所生成的数据,即人工智能对人受到艺术品审美冲击后所引发的狂喜的测量。在此基础上,立足哲学、艺术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点,反思“观者”概念,重审与追溯“爱上艺术品”的内在条件。

黄孙权

学者、策展人、艺术家、工学博士

黄孙权,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召集主办过七届国际网络社会年会,多场文艺黑客松(art hackatton),建立了近百位国际知名学者与近400位青年学者、黑客、参展人、设计师、程序员的研究型网络。2020年与幻境小组(metaDao)合作,在去中心的区块链平台Decentraland上复现了1940年代北碚城市,并将一百年来的中国乡建思想展览搬到元宇宙上,为中国“元宇宙乡建”第一人。

演讲题目:

从太空奥德赛到数字本身:人工智能(AI)和智能增强(IA)的对齐问题

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发射之后,太空竞赛并没有将更多的地球人送入外太空,也没有促成后续的人类登月。太空梦变成了人类与机器自我性的纠缠,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太空。从1960年代个人电脑和芯片的发明;到1990年代万维网的创建,独立媒体和博客的兴起,后被社交媒体取代;到2008年后比特币推动下的加密货币狂潮,疫情时代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元宇宙/Web3的迅速崛起,人们相信一切都有价值,但他们忘了价值产生于流通,而不是保存在个体创作中,同时人们见到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这条资本技术的“伟大航线”,是投射在资本主义海洋上的梦想,是对自由主义的追求。现在,有人宣称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在这些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在此历史背景下对“对齐”(alignment)进行政治—经济的批判。我认为,理解马克思的机器作为一般智力的形式和丰富的遗产极为重要,在人工智能的“对齐”问题上,最关键的实践在于社会主义,而不仅仅在于“对齐”人类和机器理解、价值观和美学,也不仅仅在于“对齐”全球化和地缘政治。

Pierre Saint-Germier / 皮埃尔·圣热米尔

2022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助理(音乐与声音科学技术实验室-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音乐与声音研究所/法国文化部/索邦大学)

Pierre Saint-Germier,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哲学研究员,现工作于巴黎音乐与声音科学技术实验室(IRCAM,CNRS,巴黎索邦大学)。拥有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双学位,研究领域包括:音乐哲学,思想实验、想象力逻辑和音乐即兴创作等,并于国际期刊和学术书籍发表多篇文章;编著包括:《语言、进化与思维》(Language, Evolution, and Mind, College Publications,2018),与克莱门特·卡门(Clément Canonne)共同编辑的美国哲学家杰拉德·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关于音乐的两卷译作《音乐哲学论文集》(Essais de Philosophie de la Musique, Vrin,2015)以及《音乐体验》(L'expérience musicale, Vrin,2020)。目前的主要研究项目:声音哲学和数字复制时代的声音。该项目旨在将音乐和声音作为一种棱镜,进而研究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对当代社会人类境遇的影响。此外,曾于2017年参加纽约即兴音乐学校的夏季项目,并多次在爵士或即兴音乐合奏中表演。

演讲题目:

音乐算法有身体吗?机器学习、具身性和人机共同即兴

如果我们认真考虑认知科学中的具身认知计划,那么音乐人工智能的纯粹算法(与机器人式的相对),会因其与具身性资源的脱节而受到限制。然而,机器学习技术为这个问题的化解,打开了新的可能。亦即,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人工代理程序,使其能够按照特定语料库的风格即兴演奏,并能与人类表演者进行互动。这一可能性实现的基础在于:若语料库本身是由具身代理人产生,那么此种语料库便具有了传递具身性的关键特性的可能。本次讲演将从理论角度对这一假设性方案进行探讨,着力从概念上分离出机器学习可能捕捉到的具身性维度。在此基础上,介绍针对该议题所进行的最新实验:通过音乐与声音研究所开发的SoMax2软件,同时邀请巴黎自由即兴音乐界的音乐家参与,以此验证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姜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

姜珺,研究型设计师、策展人,文献编辑和撰稿人。曾任《城市中国》杂志创刊主编(2005—2010),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自发中国”巡展策展人(2009—2010),莫斯科Strelka建筑设计与媒体学院课题导师(2010—2011),牛津大学ESRC中心访问学者(2011—2012),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2014),《天问2020:世界观的对话》与《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总策划等。

演讲题目:

象思维、大小人文与学问共同体

“人文”一词大多被译为humanities(人文学科),然而考察其最早出现于《易·贲·彖》的语境,其本义更接近与“天文”相平行的一套经纬体系,更适合被译为“inter-disciplines”(交叉学科),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局部,即“大人文”中的“小人文”。“人文”与“天文”的平行,本质是在“象思维”(一种面向“遥远的相似性”的世界观)下对“天-人”两个周天的参照系对齐,这既意味着以“大六艺”为基石的中国古典学问体系内在地具有经纬天地的宇宙大一统模型,同时也意味着在现代分科之学中衍生出来的“小人文”可以与“大人文”具有更为有机和能动的关系:“小人文”可以成为“大人文”恢复整全性并重构人类学问共同体的“反者道之动”。“小人文”作为“大政之始”,即是“大人文”的“文明以止”之始。

Hans D’orville / 汉斯·道维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前助理总干事;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主席

Hans D’orville ,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主席,1973年获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76年获该校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00年至201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2010年任该组织的代理副总干事。2016年,任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La Francophonie)财务问题的高级顾问。

1975年,任职于联合国秘书处,1982年加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6年至2000年,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主管。1986年至1995年,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特派员,担任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行动理事会执行协调员。并且,作为联合创始人任非洲领袖论坛成员(该论坛由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领导),于1988年至2007年任职于该论坛的执行委员会。2009年至2022年,多次担任国际政策倡议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EFG)的顾问,2014年起成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咨询会成员(该国际咨询会由原国务委员戴秉国担任联合主席)。2014年起,任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2023年,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2021年至2023年,任暨南大学客座教授以及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2019年以来,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辖北京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2019年至2020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高级研究员。2014年,当选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7年以来,任德国联合国协会的董事会成员。

演讲题目:

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至关重要的挑战

在气候、和平、教育、社会相关的未来挑战日益交织之际,我们对艺术之力的需求——以及通过艺术教育使之普及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艺术能焕发精神,激发人的活力。为了建设明天的世界,我们需要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丰富性——学习唱歌、跳舞和绘画与学习读书、写作和计算同样重要。

艺术教育越来越被视为综合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成果,并帮助学习者培养新技能。在危机时期,艺术教育尤其宝贵。尤其是在条件受限的境况下,艺术和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创造力,给人提供心理支持,建立起人与社群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不仅可以缔造和平,还可以为未来世代的核心技能——情绪智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

艺术具有多样性特征,它是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如今,艺术教育所倡导的技能、价值观和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这些技能——创造力、合作和富有想象力地解决问题——培养了人的适应能力,人对文化多样性和言论自由的鉴赏力以及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艺术教育对学习者具有深远的、长期的益处。它有助于满足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终身学习铺平道路,同时促进文化多样性,包括高阶的学习成果和新技能的习得,使各年龄段的学习者均能受益。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和其他艺术学科的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韧性、自信和幸福感;同时,它也能激发人的好奇心、灵感、创造力和对多样性的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担着文化和教育方面跨学科的使命,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人权的尊重,我们将努力使艺术教育成为教育新愿景的一部分。

陈正达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科艺融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正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科艺融合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设计学科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书画专委会主任,以及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与权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视觉治愈》《为明天的健康而设计》《设计再出发——设计学科国际发展通报》等著作。并且,主持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参与获评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主持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项、省级一流课程两项;参与获评省级一流课程两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两项;并获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等。

来 源|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

编 辑|倪义臣 张嘉悦

责 编|邱莉丽 张 晨

审 核|方 舟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13929.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