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企业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服装设计职业规划范例6篇

   日期:2024-10-31     移动:http://keant.xrbh.cn/quote/6385.html

[关键词]高效;项目教学;人才培养

服装设计职业规划范例6篇

中图分类号:TB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15-01

1、专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将不断的优化,成为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未来将进入一个“大消费”的时代。中国的消费市场释放惊人的消费力,未来的中国消费总量将不断扩大,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惊人的64万亿元,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分配公平性逐渐凸显,中产阶级逐渐成形,富裕群体不断扩大,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这也会使消费市场更加趋向多元化、细分化和复杂化。中国消费市场的格局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庞大、深化、复杂。

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只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价值,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更注重通过品牌消费以彰显身份与地位,证明自己的购买能力。更有甚者热衷于对品牌符号价值的消费,更加倚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及情感价值,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彰显与众不同。

因此,在“大消费”的格局下,消费类产业不仅仅提供各种丰富的物质产品,本质上更要向消费者提供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表达内在需求的生活方式。在“大消费”格局趋势的影响和驱动下,服装产业讲释放巨大的成长活力,同时,也将面临产业升级与格局重建的蝉变过程。紧跟着这种产业升级而来的是对服装人才的更进一步的要求,服装企业在研发设计、服装产业品牌升级,提高品牌附加值。消费阶层化、多元化和细分化日趋明显,而针对服装人才培养也将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服装企业新格局。不至于在产业升级与重建的过程中跟不上蝉变过程而被淘汰。

2.改革内容

首先高效项目教学法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地的改革。改变过去笼统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合班上课,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效项目教学,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增加人才市场挑战力。在经过一年基础专业学习后,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考试,然后专业教师选拔,将合格学生分为品牌服装设计与高级时装设计两个不同层次。前者的培养目的是为广东沿海品牌服装企业广州,深圳,东莞为主,直接输送服装设计师,设计总监,制版师,工艺师等服装专业核心岗位;后者培养目的是为目前中国尤其以广东为主出现的大量的量身定制也就是向高级时装工作室输送大量创新性人才或自主创业性人才。

其次高效项目教学法的改革内容在于课程的重新整合与提高。过去的项目教学只是强调学生的技能能力是否能完成或达到基本教学目标。改革后的项目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能达到企业核心岗位或自主创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具备毕业后能直接或快速到达理想核心岗位的核心专业竞争力。而非像传统的项目教学改革后学生在择业时大多数选择的是小作坊或小企业,并长期处于助理岗位。

再次,改革内容旨在提高学生主动输入与输出的综合素质能力。传统的项目教学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而在本课题的项目改革内容中,将传统的服装市场营销理论教授转换为实际销售环节。让学生以班级为主,进行分组,注册淘宝网卖家账号。然后从服装策划,到设计,制版,制作,最后将成品放到淘宝网进行销售。通过这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更切实地掌握从产品策划,运作与推广与设计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使学生主动了解与切实掌握服装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动态以及客户需求。

3、 改革目标

首先是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因材施教。对品牌服装设计与高级时装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教学,根据其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培养,加深其综合专业素质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加人才市场挑战力。使学生在就业时不仅仅是被选择,而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职业的专业能力做后盾。

其次对教学方法通过高效项目教学法进行重新调整。通过分层次、分方向后的职业规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制定更有针对性地连贯性地项目教学方案。打破过去项目教学以单项的能力训练为主,学生毕业后进入服装企业还是从零开始。通过高效项目教学,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品牌服装企业的核心岗位,或者自主创业。

4、关键问题

首先,如何引导学生理性、科学地选择高效项目教学的层次内容。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区分时,如何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自己的优势能力时做到科学地选择专业方向,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引导与选拔方案。

其次,如何优化高效项目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更加针对不同层次高效服装项目的人才培养目的。贯彻服装教育适应“泛时尚时代”发展的宗旨,根据服装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依据学科分类设置的专业其课程模式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特性,由浅人深、由易到难进行课程结构组合,它忽视了职业能力培养针对岗位活动过程特点进行课程结构组合的客观要求,常常导致教学过程中“学”与“用”的脱节。打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并据此选择相关知识体系模块建立统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模式 ,使“教”“学”互动,“学”“做”相通,从而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5、实施方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职业体验;主题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传统基础教育的创新点,利用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点,加入职业体验活动元素,延伸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缺失,为青少年提供了体验社会职业的机会,并填补了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教育缺口。通过模拟、体验、角色扮演来了解和接触真实的社会分工与各职业的职能及相应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好地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做出思考与判断。

本文拟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职业体验活动设计与实施中:主题的内容、活动领域与过程体验三方面,谈谈自己在活动实施中的所做、所感、所思。

一、体验“小职业”,选择适合的主题内容

在职业体验活动的内容选择上,首先要符合时展方向。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特长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学生对当今职业领域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选择适时的主题内容。其次,帮助学生分析社会分工的态势,了解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心态。再次,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还没有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中还要重视安全性、技能难易度这两个程度性问题。例如,面对7年级学生设计的职业体验活动:《面艺室里过大年》中在主题内容中选择面艺师这个职业展开体验,适应时展;安全、健康积极;技能学习容易理解、易于上手。在活动实践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获得老师、家长、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使学生在愉快的职业体验中了解面艺师职业的特点与基本技能。

二、感受“大社会”,融合不同的活动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大致可分为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职业体验活动应注意融合前三大指定领域,把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与工具,作用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在主题实施中确定某一个领域为活动的切入点,例如,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可进行职业领域与职业技能探索研究;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可进行简单的职业技能学习;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切入点可进行职业角色扮演。

在实施面对8年级学生职业体验活动:《金牌小厨师》时,是以社区服务与社会服务为切入点。活动的重点设计为利用课余时间亲手在家中、学校内或社区里制作一道拿手菜;邀请家人、同学与老师、邻居或街坊来品尝鉴赏。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为辅助内容,信息技术为工具手段实施整个主题活动。

三、规划“我人生”,挖掘深度的过程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其他传统课程来讲更注重过程与体验而不是结果与成品,即使最后的活动结果按计划来说也是失败的,也从学生获得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一种成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的职业体验活动也是这样,活动过程的经验与体会永远高于活动的完成度,无形的心灵感受始终重要于有形的成果作品。强调亲历职业体验实践,深度探究职业分工职能。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服装梦工厂》是面对9年实施的中长期职业体验活动,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由学生自主展开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活动,并帮助其深入研究职业特点和职业职能,学习简单的职业技能,继而运用所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服装设计师的职业活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同面对所产生的问题,解决困惑,引发思索。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与辛劳,并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个职业的定位与职能,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学习与职业方向,达到深入挖掘自身感受,不断修正自我定位的作用,促使师生共同成长,激励师生携手学习。

系统、规范、有效的职业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在不同职业体验主题活动中,学习简单职业技能,扮演各行业职业角色,进行自主职业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满足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面对未来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时,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偶然与必然

在高鹏最开始走向服装设计师道路的时候,有两个人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一个是他的姑父,另一个就是中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武学伟。姑父将他引入了绘画的道路,而武学伟让他真正决定做一名服装设计师。

他说,在认识武老师之前他也曾想过要换行,但是在认识了武老师之后,他便对服装设计这一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偶然,当一连串的偶然接连发生之后,它所带来的结果就变成了必然。从小的时候临摹《上海服饰》上的服装画,到阴差阳错长大后学习了服装专业,又至结识了武老师,上天虽看似不经意地安排,却在冥冥中造就了今日的结果,所以这既是偶然,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良师益友”是高鹏用来形容武学伟的词语,十多年的相处,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他总是想听听武老师的建议。对他来说,与其说武老师从专业上给了他很多指导,不如说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事。在最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高鹏说有很多年他都像武老师的跟屁虫一样跟在他的后面。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2003年的一场会,整个团队从中午就开始给模特配衣服,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的凌晨四、五点,工作依旧没有结束。当时,团队里的所有人,包括男模、女模、工作人员个个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是武老师依旧专注地搭配着每一套衣服,并且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坐下来喝过一口水。就是这种专注和认真打动了那时的高鹏,他说就是这种专业上的认真才可以让他感觉到信服。

“武老师告诉我,有一种精神是需要传承的,我也始终把这种精神带到我带过的所有团队中去。我们需要把一个精神打造出来,并且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就像《亮剑》的军魂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有道德、有职业规划的设计师,那么你所选择的就应该是你的同道中人,并且你要把你的意识传递下去,然后再让他接着传递下去,这样才会造就品牌。”

他说一个好的设计师就像是好的足球队长一样,他本身或许不会在国家队里取得多么耀眼的战绩,但是他会传达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带领整个团队走得更高、更远。

一条串联起所有的珍珠的线

每一次在看秀场的时候,人们记住的都会是最后亮相的主设计师的姓名、样貌。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设计师的团队,Eve Cina也是如此。在这个年轻的品牌中有许多有着海外留学经验的年轻设计师,他们有想法、有冲劲,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也有着最原始的东方的灵魂。高鹏说,他现在希望所担任的角色就是一个诱导者、引领者,就像一条线一样,帮着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串联起他们如珍珠般宝贵的想法,让这些想法能够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尽管现在的团队还处于一个磨合期,年轻的设计师们对于品牌的解读还不够成熟,高鹏再次成为一条线的同时也还要担任着珍珠的角色,但是他始终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的。

之前采访的时候,他曾说过一个“吃包子”的理论,让我颇为认同。他常常觉得,不用去问未来自己到底可以从现在的一切之中获得什么,就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好。有些事情,我不做、你不做、他不做,这件事就永远不会有人做,但只要有一个人去做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更好。

他说也许在他这一代,中国的服装设计依旧不能真正地和国外抗衡,但是只要依旧有人在做、在努力,那么有一天一定会改变。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他现在所做的更多就是传递这种精神,一如武老师曾经传递给他的那种专注的精神。

设计就是化繁为简

时尚是什么?高鹏说,“时”是时效性,所以时尚是在某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崇尚的,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于是就造就了经典的时尚和快速的时尚。快速的时尚可以造就流行,但注定不能成为经典,或许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他们固然希望可以创造出让人们追逐的时尚,可是我想他们更希望可以造就经典的时尚,就像Chanel的小黑裙一样,直到现在都不会轻易被人们所遗忘。一个品牌注定会有一款经典的服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时间或许是验证的时间不够长,或许是品牌缔造灵魂的时间不够久。

作为设计总监,现在高鹏身边的设计师几乎都是85后上下,他说他们有激情、有热情,只是还缺少一点对于品牌的把握能力,缺少一种设身处地去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设计?“‘设’就是策划,‘计’是计谋、圈套、所营造的环境。设计就是要精心策划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去还原实际使用群体的使用需求。首先要还原实际使用群体的使用状态,其次就要根据这种状态去提出一个方案解决。”

好的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高鹏说在这个时代好的设计就是那种看似不经意,但是却能让人们生活实现最大方便化的设计,比如Ipad。在他五个月的女儿的世界里,Ipad不是一个多么充满高科技的产品,她甚至可能搞不清楚眼前的这个东西到底叫做什么。可是她知道只要她轻轻一碰,就能将图片放大、缩小,前进、退后。当一个产品已经简单到能让五个月的孩子都知道如何使用的时候,高鹏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设计。

一个好的设计并不是在表面上叠加太多华丽的东西,而是设计者本身要站在被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那些复杂的过程应该是留给设计者,让他经过一步一步严密地思考,进而创造出一个成功的设计品,表面上看起来或许平平无奇,但是一旦使用起来就会得到最舒适的体验感受。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产品设计、家居设计,对于服装设计也同样适用。

真实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你,该用怎样的词语形容你自己,你的回答会是什么?”

高鹏说:“真实。”

他说:“人难免会说谎,但是能少说点就少说点。”

所谓忠言逆耳,这世界上真话总是不那么好听,但是倘若换个角度让真话听起来既不那么刺耳,又能达到它所应该具备的效果,那么这种真实就变得可爱多了。高鹏的真实,其实就是带着这么一点感觉的真实。

小:我大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是服装设计师,来北京之后转行做了动漫杂志编辑,后来又做过出版社图书编辑、时尚杂志记者、电视节目编导、广告文案、公关执行,现在进了房地产公司,做公司品牌总监。

记:北漂这么多年,换了这么多工作,您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小:我今年36岁了,这是一个理想照进现实的年纪。我已经分得清哪些是爱好,比如做电台主持人;哪些是我的工作,比如地产圈中人;哪些是我的加分项,比如作家。所以我希望大家把我当做一个爱写文章、有职场经历的大叔。

记:您在职场打拼期间,有没有觉得特别难熬的时候?

小: 2003年,我大四毕业,拿着大学期间画漫画存的3000元稿费,坐火车去南方,打算碰碰运气。到南方后,我才发现一切和我想的并不一样。我去当地一所学校应聘,面试、试讲都通过了,但是学校要求我签5年合同,辞职后不许在当地其他学校任职。当时的我年轻气盛,觉得这是霸王条款,愤然离开。之后我开始跑各种招聘会。南方有很多小型服装企业,我记不清楚有多少次,我拿着简历和老板聊了20多分钟我的设计师情怀,最后老板却拍拍案板说,你先打个版给我看看吧!

那段时间钱不够用,生活特别困窘,我也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就躲在网吧里给网友打电话,“你那边怎么样啊?我这边不太好,我快一个月没找到工作了,我很想家……”那时候我才觉得,人生最难熬的原来不是穷苦,而是寂寞,当时真有点扛不住。但可能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苦闷和寂寞,后来再碰到比较艰辛难熬的事情,也就不那么在意了。我怕过很多东西,但现在最不怕的就是挫折,可能这就是这段经历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记:您常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我比较喜欢新奇的东西。大学毕业后,为了不辜负所学专业,我做了一段时间的服装设计师,但工作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它。而我当时选这个专业的原因也只是喜欢画画而已,因此我辞掉服装设计工作来到北京,进了一家动漫杂志社做编辑。在杂志社工作的那段时间,低廉的薪水和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让我不得不开始接兼职,我接触到了图书策划、名人专访、电视编辑等工作机会,于是好奇心满满的我就尝试了一圈。

记:换那么多工作真的好吗?会不会是因为您心不定,所以每份工作都做不长?

小:人年轻的时候常会陷入迷茫,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的是觉得自己喜欢的太多而不知道选什么,我属于后者。我对什么都感兴趣,又不愿意做重复的事情,开拓一个新的领域会让我更有成就感。有时候,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我没有放弃画漫画,没有放弃做服装设计师,没有放弃做电视节目……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其实我也不知道会是怎样,但我可以确定,少了任何一个“如果没有”,也许就不会成就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我。

我尝试了这么多不同的职业,也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换什么工作,都要保持对生活的韧性。北京这座大城市带来的生存压力,考验着你能不能在跌倒后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只要你拥有了这份韧性,就能在任何职业中站稳脚。

记:您曾说自己“特不爱写书,费心费神最后还容易招骂”,那您当初为什么还会出书?

小: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刚好是我北漂10年整,它的出版让我回望走过的10年,总结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我的文字都是大白话,没有太多文学性,所以我更习惯把我的书当做自己的“总结笔记”。

记:除了出书,您还是一个“有问必答强迫症患者”,您为什么会那么有毅力地坚持在豆瓣上给那些有困惑的人回信?毕竟每天回信是件劳心劳力的事情。

小:最初是因为我在豆瓣上写了一些文章,有网友看到我和他们有类似的经历,就希望能通过写信的方式和我聊一聊。而我回信是因为我知道这些信件背后的人,很像曾经的我,都经历过或者正经历着那段迷茫的青春。其实对他们来说,不论是鼓励还是责骂都是一种安慰,因为他们只是想找一个人说说话。

现在我也学着去分类、归纳、整理这些来信,试着就那些相对集中的问题,专门写篇文章回应。

其实给别人回信的同时,也给了我自省和思考的机会,我把这当成一种修炼,品味着这来来往往的意义。

记: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信件?

小:太多了,比如我第一本书的文字编辑就是我当年回邮件的对象。她说正是因为受到了我回信的鼓舞,才决定来北京,进图书公司。

一些高中生的信件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挺深的。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有个小女生写了封很长的信给我,抱怨什么都被父母安排好了,不能自己做主选择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我就在信里反问她,你有没有一个人独立完成过一件事情,让爸妈对你的决定放心?我认为这些反问式的回答,会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坦白说,我并不觉得我是多牛的导师,我只是希望我的话能够引导他们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记:您希望读者们,尤其是年轻读者,从您的这些分享和建议中领悟什么呢?

小:我从来没想过要通过一本书或者一封信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那不现实。我写书就是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大家都是普通人,在不断犯错中不断进步。

记:如果有个机会让你清零现在的生活模式,重来一次,您会选择做什么?

小:我大概会去当一个客栈老板,偶尔下下厨,和来往的人聊聊故事吧。

记:您在中学时代,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小:我读书的时候比较内向,害怕面对别人,害怕被围观,被注视。

记:那您现在常去大学演讲,面对上百位大学生都收放自如。您是怎样训练自己的?

小:克服心理障碍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认为首先要自我评估,然后按照评估结果,定好分阶段的目标,再慢慢进步。所以在演讲这方面,我先确定了“我为什么要去做演讲”的出发点,包括“演讲可以为我带来什么样的能力”。为此,我参加了一个演讲的培训班,再分阶段地进行了演讲练习,先从小型分享沙龙开始,体验了人气爆满的欣喜,也体验了现场没人的尴尬。等到心态和实践都做好了准备,再去面对两三百人的演讲,就轻松多了。如果我第一次演讲,台下就坐着500人,我一定会特别紧张,甚至会自信心受挫,那样反而得不偿失。

记:您当年有什么兴趣爱好?

小:我从小就爱好广泛,比如画画、听广播、写字,所以还挺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还因为有美术特长加了分。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些爱好跟自己的未来做过什么联结,那种喜欢和快乐都是很纯粹的。

记:现在再回过头去看,这些爱好对您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吗?

小:说实话,帮助并不是太大。从我的经验看,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基础项”,哪些是自己的“加分项”。比如我,画漫画、做广播其实都是我的“加分项”,属于个人爱好。而我进入学校文学社,开办自己的社团,这些事情对我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将来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帮助。

记:很多中学开始推行生涯规划课。关于生涯规划,高中生当下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当前,中职英语各专业多采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即中等职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多是偏向词汇量和理论知识教学的,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几年的时间下来,学生往往只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但是英语口语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明显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对中职英语教材进行改革:

1.根据不同专业编写相应的教材内容。首先,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在使用中等职业英语教材时,要本着服务专业教学目标的原则。要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编写适合的英语教学内容,力争让英语这门公共课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色。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根据学校专业的设置来编写配套教材内容,比如结合中等职业英语教材,给电工专业的学生编写电工专业英语专用教学大纲,给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编写服装设计专业英语专用教学大纲,给建筑专业的学生编写建筑专业专用教学大纲,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编写计算机专业的英语专用教学大纲。因为各专业岗位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大量计算机专业英语用语,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大量交际用语,便于和客户进行畅通交流。其次,要从学生语言学习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容上增加深度,保证其足够学生学以致用、保证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突出英语知识服务学生应用的特点,让学生学有所用。

2.在教材内容上增加口语会话、交际英语的比重。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教材的改革,不但要根据专业编写不同的教材,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过去以词汇量和语法教学为主的教材结构,在教材中增加口语会话的内容和交际英语的内容。比如,增加一些诸如客人介绍、线路介绍、接送外宾和餐厅就餐、英语应聘等类的基础会话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多学习交际用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3.在教材内容上增加求职与就业板块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就业是首要的。因此,在内容上要体现服务就业的倾向性,要开辟求职与就业板块。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和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丰富就业板块的内容。该板块主要涉及的内容应该有应聘求职的技巧、企业文化学习、职场适应指南、职场沟通技巧、未来职业规划、上岗前学习等方面。

二、以服务就业为方向,促进中职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融合

1.明确各专业英语能力需求。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在教学时要立足专业需求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比如对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了解一些主要机械设备的英语名称,让他们熟记一些设备的英语翻译。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则要对他们进行交际口语强化训练,让他们能够从容地用英语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掌握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和语言习惯,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准确用语。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则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化工用语的训练,让他们能够理解专业文献,具备化工词汇的翻译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2.创设专业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专业体验中学习英语。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专业情境中,去英语英语。这就要求善于利用中等职业英语教材中的服务类模块和职业模块来给学生营造情境。比如,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招聘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专业介绍、专业成绩和特点、专业发展规划,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自我推销。

三、给学生创造模拟实践中心,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战”演练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汉语交际环境使得学生鲜有这样的机会。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要创设英语实战演练中心,该中心应该是一个英语的世界。主要由语言实验室和英语演讲厅、英语演播室、英语谈判室等组成。在改演练中心,学生必须要用英语完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组织相应的自由会话活动、就职演说活动、参观浏览活动和各种业务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实现不同环境的仿真化,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交流氛围。当然在实战演练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和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岗位锻炼机会

虽然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但我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漫画家。我在学校组织的社团就是关于画漫画的,那时候自己有点投稿经验,所以当时召集新人加入社团,办活动、画海报,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文字功底还好,唯一的问题是,我只能写自己的故事,不太会编。

广播情结是从小就有的,只是大学的时候开始泛滥,头脑一热还去了学校广播站。后来阴差阳错地去了当地的电台做了几期嘉宾,一毛钱报酬都没有,还要自掏车费,不过自己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所有这些让自己开心、娱乐、丰富的爱好,都在毕业之后土崩瓦解,差一点儿就灰飞烟灭。

毕业的第一年,我为了对得起自己四年所学,做起了服装设计工作,但是在经历了枯燥的设计、重复的流程和抄袭严重的市场打击之后,决定彻底放弃所学,只是那个时候我把转行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

我以为我有这么多爱好,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长处的工作。

可谁知,这一找就是七年。

七年里,我从原来的设计师变成了后来的杂志编辑、图书策划、广告人、公关公司执行。其间,为了生计,我还兼职做过电视栏目编导、小说连载作者、配音演员、话剧演员、电视剧编剧、插画师。

那时候为了努力赚钱、缴房租、还外债,为了让自己可以过得更好一些,我在不断接各种兼职的过程里拓宽了自己的爱好,我就好像一个小陀螺,不停地旋转,不停地奔跑,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我不断对自己说:技多不压身,只要有机会你为什么不去试试?

我的自信坍塌于毕业四年后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聚会的理由是我最好的朋友结婚,她好心地把同一届的朋友放到了一桌。那天晚上,我如坐针毡,昔日同学见面不可避免地会问起,现在混得怎么样?收入多少?买房了吗?……

那一堆人里有毕业之后转行做了室内设计薪水过万的;有结婚后在北京买房的;有职业发展不错步步升迁的;有明确打算自己开公司的。和他们比起来,我似乎还是大学时代那个看什么都感兴趣,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的毛头小子,拿着每个月三千出头的工资,做傻小子闯世界的美梦。

那晚,我又羞愧又自卑。第一次意识到,这几年我一直在忙碌,却不知道为什么忙;我没有职业规划,只有一份饿不死的工作和大量的兼职机会……我一直以为自己活得不像他们那样落入俗套,却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可笑的是自己。

我第一次受困于自己的爱好而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接下来的两年,我逐渐缩小了兼职的范围,放弃了电视领域、剧社和写小说,逐渐集中在了人物专访上,在娱乐圈试水了一把就跨入了广告公司,之后辗转来到了现在的企业。

31岁,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不知道未来自己适合走哪条路。之后我开始思索,自己想突出的是什么?

一个人可以爱好广泛,但是肯定不可能百花齐放,我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老天让我接触那么多的领域和行业,其实就是希望安抚我这颗易动的心,让自己告诉自己,其实那些不适合你。

可能我之前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我已经没有机会可以做一个专才,那么就努力在自己看似全面的这些爱好里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长项,并且集中力量打造它!

我第一个下手的是文字。我觉得它是我目前可以把握以及可以提高的东西。我把过去书架上的小说、散文统统丢掉,开始买人物传记、关注心灵成长的杂志、图书等,我打破了原有的阅读范畴,每个月读15本杂志、4本书,看到不错的题目、稿件、策划就标注出来。我之前从来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是开始学着去写总结,学着归纳一本书里自己觉得最大的看点,一本好的杂志选题策划里自己觉得最成功的地方。

我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采访水平,每次做人物专访需要看10个小时的视频采访资料,7万字左右的文字资料,全面了解和解析这个人物之后,再逐渐列出主线与关键词,绕开之前提及最多的问题,有重心和侧重点地圈出本次采访的几个重点。

很多事情其实都不难,最怕的是你不用心。

我记得我进公司才满一年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主持年会。害怕面对舞台、面对人群的我,内心非常忐忑。为了克服自己登台前的紧张,我托朋友找了份婚庆司仪的兼职,通过十几次的婚礼主持,来克服自己上台的紧张感。第二年的年会主持,那份害怕与畏惧已经减少了一半。

很多认识我多年的老朋友都会很诧异于我这几年的改变。我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变得太多了?我放弃了画画,放弃了很多爱好,我开始变得理性、有逻辑、懂克制,这些和早年那个天真烂漫、随心所欲的自己真的大相径庭,但是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改变吗?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quote/6385.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