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年注册豆瓣,起初是常在电脑上用它听歌、找电影、逛友邻主页、逛小组,就这么泡着。
几年后我想在手机上下载豆瓣 App,竟然没找到,看来看去,发现豆瓣竟然把 PC 端的页面和功能拆分成了好多个单独的 App。手机内存小,精挑细选了几个下载下来,其中有几个后来不更新了,于是卸载(背景:2014 年 8 月 15日,豆瓣 App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此前的几年间,豆瓣陆续上线过 12 个 App)。
后来下了豆瓣,偶尔打开看看,友邻不怎么发动态了,豆瓣也总在变。之后受到其他产品的冲击,豆瓣逛得少了,因为各种原因我还卸载过几次,就这么断断续续。
我是喜欢豆瓣的(还喜欢阿北),关注的人不多,较少逛小组,以前和大多数用豆瓣的人一样,只会去标记电影和书。可是这种工具性用法对豆瓣来说不够,它还希望以社区/社交提升用户粘性,沉淀社交关系。
最近一年觉得豆瓣越来越好用了。除了不知不觉中功能逻辑清晰了些、交互顺手了些以外,还因为关注到了话题这个功能。从“豆瓣不露脸乐器表演大赛”(尤其是猪猪的呐喊那个作品)到“猫猫 cosplay 大赏“(有人把张爱玲、猫日和阿北以一模一样的姿势 p 在了一起,取名豆瓣三姐妹),话题滋养出了豆瓣的生动,而且很难得地,它一点也不吵。
出于好奇,我查阅了一些信息,想了解在那场众所周知的 App 流水线策略过后,豆瓣 App 过得怎么样,尤其在社区/社交方面做了什么,由于发现网上的信息都比较碎片,因此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时间轴梳理,全当信息收集。
由于时间线拉的长,所以文章虽长,但结论性内容较少,很多见解并没有切中本质,还需要另外撰文分析,我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困惑,与其说是分析,不如说是记录。
所以,本文会侧重于豆瓣 App 的社区/社交进程,进行较为细致的迭代历程记录。众所周知的豆瓣的核心当然不在这里,社区的角色一直是承载,是后院,所以才有了开头小标题。
Slogan:随时随地查询最靠谱的书影音评分
迭代周期:2014 年 8 月 15 日 - 2015 年 1 月 4 日,为期 4 个月。(全文以 ios 端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时间为准)
| 版本概述
整个版本 1.x 持续迭代了 5 个月,主要针对电影、电视和书的分享、搜索、发现、评分和评论功能做文章,巩固豆瓣作为“中文世界里最完整的手边书影音资料库”的优势地位,并在版本 1.0 就上线了即时通信功能,形成了以工具为核心、初尝围绕兴趣的社交产品雏形。
迭代一个多月后,豆瓣就着手筹备 pc 端豆列的迁移,于 14 年 11 月 15 日(版本 1.3.0) 上线,成为后续版本 2.x 的迭代重点。
| 功能分析
讨论
要想把豆瓣在 PC 端积累了 10 年(豆瓣成立于 2005 年)的庞杂业务挑挑拣拣放进同一个 App 里,还希望它很大程度上承载整个豆瓣的未来,听起来太棘手,阿北称之为“灵魂深处搜寻的过程”。
版本 1.0 选择轻装上阵,在完成了主站电影、电视、书、唱片、活动内容的整合后,尝试性地上线了一个即时通信的社交功能,这一点和 pc 端偏社区的属性大有不同。
从图中可以看到,底部栏有一个叫“讨论”的入口,具体用法是每一个条目(他们当时将单个的电影、电视、书、唱片、活动称为一个条目)下面都悬浮一个即时讨论群的按钮,不论是来到一个想看的电影条目还是一个明天就要举办的同城活动条目,你都可以点击悬浮按钮,加入群聊。
| 数据表现
版本 1.x 有一定增长趋势,整体趋于缓慢。
| 版本总结
第一个版本并没有考虑在 PC 端已发展成熟的社区模块,比如小组、广播,而是利用移动端特性,上线了短平快的即时通信功能,直奔社交而去。
随处悬浮的按钮至少在初期会引发用户好奇。有老用户在内测版的反馈建议中表示,书影音条目里没看到有什么讨论被有效地组织起来,但它在同城活动中的表现非常强大,堪称“面基神器”。
在此并无必要过早分析这个功能的利弊,阿北本人也说它“简陋”甚至“残缺”,而且,看似类似的功能在不同的产品里因各种原因后续表现也会不一样。
对豆瓣来说,试错也是刻在基因里的特性,因原创的生态而难以找到对标产品,它在 PC 时代就提出过各种概念,比如 08 年的广场、09 年的豆瓣电台、10 年的阿尔法城等,不论是不是每一种尝试都能成功,豆瓣都能大刀阔斧改版或上线新功能,在一次次用户大规模反弹中培养出极强的韧性。
Slogan: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
迭代周期:2015 年 1 月 4 日 - 2015 年 11 月 18 日,为期 11个月
| 版本概述
15 年 1 月 4 日,豆瓣 App 进化到版本 2.0。在整个版本 2.x 里,豆瓣借助豆列达到内容聚合的目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影音,而是陆续加入了美食、旅行、时尚、居家和游戏类条目。
接着将迭代重心从内容转向人,起初实现了广播、小组从 PC 到 App 的迁移,之后又尝试用找同好、群聊、小事功能,继续探索适合豆瓣的兴趣社交方式。
| 功能分析
豆列
启动版本 2.0,选择兴趣标签,进入首页,则会展示带有你选择的标签的豆列。发现页中,顶部头图和分类栏目的内容也来自豆列,用户可以直接关注豆列,也可以随手将这些内容添加到自己的豆列里。
“上千万个豆列覆盖了豆瓣社区各种各样的内容,无论你喜欢的是豆瓣的书影音、相册、日记还是东西,都可以通过豆列找到。”
豆列是豆瓣 PC 端在 05 年 8 月就上线的功能,相册与日记分别在 08 年 3 月、5 月上线,这相当于将 PC端多年积累的优质内容通过豆列这个容量更大的载体,借助标签,按兴趣倾向分发到了 App 用户手中,极大丰富了 App 里内容的数量和形态,在整个版本 2.x 的迭代中,陆续实现了豆列可分享、点赞、回复、@ 友邻,提高了信息分发效率。
广播&小组
除了豆列,版本 2.x 也分别在 15 年 2 月、3 月依次上线了广播和小组这两个 PC 时代就存在的功能,广播在 PC 端的前身是 07 年 7 月 25 日上线的豆瓣语录(后改名为广播,还在 11 年单独上线过一个叫豆瓣说的产品),小组更是在 05 年豆瓣创立伊始就在 PC 端上线。
在 App 端,广播和小组的存在方式是给了不太显眼的次级入口,和原有的讨论合并为“圈子”。
完成两个旧功能的迁移,豆瓣 App 又上线了找同好、群聊、小事三个新功能。
找同好
找同好于 15 年 6 月 16 日(版本 2.9.0)上线。从下图可以看到,找同好附属于圈子,页面上会显示多列用户的头像、城市、兴趣标签等信息,可直接与任意用户发起聊天。
群聊
15 年 7 月 10 日(版本 2.11.0)上线可以在私信对话中邀请人加入群聊。
直接在条目下参与群成员未知的即时讨论,也许在上线初期会有新鲜感,但人一旦太多,就难以组织起有效沟通,群聊解决的是这个问题。
在后续优化中,群聊可以设置为私密了。
小事
小事上线于 15 年 9 月 24 日(版本 2.15.0),和找同好的二级入口不同,它被作为了单独的频道,紧随首页之后。在这个功能中,用户可以进入不同的兴趣标签,发布内容,进行即时讨论。
从小事的命名和截图里围绕的话题可以看出,它是用户碎片化、不假思索的,反映当下生活状态的表达。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事的取名比较宽泛,单个小事页面又有不同的子标签。
| 数据表现
图中黄色框内的月活最高值出现在 15 年 10 月。此时距离 App 上线已经有 1 年 2 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前,不论是 PC 端迁移的广播、小组,还是新的找同好,月活始终没有迎来可喜的增长。何况初期数据中还有一些老用户从 PC 到 App 的使用习惯改变,没有冷启动困扰的豆瓣因 App 带来多少新增用户更是不得而知。
直到 9 月底上线了小事,月活才终于在次月出现高点(并在随后的几个月表现平稳),也许正因如此,小事成为即将到来的 3.0 版本的核心功能。
| 阶段总结
广播和小组的迁移本质上是老用户社交关系的迁移,仅放在了次级入口,而这个动作在 App 上线半年后才进行,是为培养新老用户对即时通信的习惯而刻意做的延迟满足,还是数据表现出大多数人对即时通信并不买账而做的妥协,作为旁观者不得而知。
但至少可以看出,与各类条目结合的即时通信(讨论、找同好)在长达 1 年的时间里都没能帮助豆瓣达到理想的增长,个中原因从老用户对版本 1.0 内测反馈就已初见端倪 —— 书影音的聊天参与度是有的,但不是有效讨论。这说明乐于使用讨论功能的人可能并不是为了与人讨论兴趣,而是借由兴趣来社交,兴趣本身不是目的,社交才是目的。找同好也是如此。
豆瓣 App 前期的努力更像是试水豆瓣上有强社交需求的用户有多少,需求有多强,从数据上看,效果差强人意。由此看来,适合豆瓣的兴趣社交更需要吸引对“兴趣”感兴趣的人,使用一些产品和运营手段,激发他们的社交需求。
至于上线小事的目的,则可以在下一版本中得出结论。
Slogan: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迭代周期:2015 年 11 月 18 日 - 2016 年 7 月 13 日,为期 8 个月
| 版本概述
从上图可以看到,版本 3.0 的小事直接替换了首页,书影音被整合为单独的频道,今日推荐扩容为精选频道。
整个版本 3.x 的迭代周期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粗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精力集中在小事和即时聊天上,其中,小事在占据首页约两个半月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第二个阶段着重优化了书影音相关体验,中间经历了年末各类榜单的出炉。第三个阶段则主要针对小组进行了包括小组首页改版在内的优化。
16 年初,豆瓣进行了一场大范围的品牌营销活动,首次以此方式向外输出自己的社区文化。
| 功能分析
小事&群聊&同好
小事运营了一个半月后,15 年 11 月上线的版本 3.0 首当其冲地上线了在小事内可看附近豆友发言,之后又将小事和群聊结合,让小事作为社交的强引导。另外,因为地理位置的引入,在圈子频道,用户也可以发现身边的群聊了。一系列的改动都在践行着这一版本的 Slogan:与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2016 年 2 月 1 日(版本 3.4.0) ,小事被改为单独的频道,不再霸占首页。与此同时,优化了小事发布内容的各类体验,还上线了在小事里可以加同好,另外,在书影音中也出现引流到小事和群聊的入口。虽然没能见证当时的运营策略,但这个尝试为后续整个大版本在这一块的发力埋下伏笔。
2016 年 3 月起,小事不再更新。
小组 & 广播
版本 3.x 中针对小组和广播的迭代比较细碎,不算密集,除了优化较为细节的使用体验及传播相关的小功能点,还主要在小组和组内话题的管理上做了优化,如新增管理员对话题和成员的管理、用户可举报与小组无关的话题。
| 运营动作 — 我们的精神角落纪录片
16 年的农历初七刚好是情人节,也是节后大家纷纷回到工作岗位的时间,没过两天,豆瓣发布了自己 11 年来的首支品牌广告片。片名《我们的精神角落》也成了 5 个月后上线的版本 4.0 的Slogan。
| 数据表现
小事上线次月的月活激增,后续表现趋于稳定,并未出现再次增长。16 年 2 月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仅带来月活的轻微涨幅,2 月的豆瓣百度指数却冲到峰值,在活动热度过后,4 月开始,月活不增反降。
为了验证数据的可参考价值,我对比了知乎、百度贴吧同期的数据,发现同时都在 4 月开始出现月活的大幅度下滑,再多比较几个 App,也鲜有增长的,表现最好的也只是略有增幅而已。具体原因待查。
| 阶段总结
功能分析中提到,版本 3.0 的小事展示了附近的人的发言,继而上线引导向群聊。群聊功能还上线了发现身边的群聊。说明此时豆瓣的策略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希望引导到强社交。
在上一阶段的总结中提到,广播、小组是老用户旧的弱社交关系的迁移,用户的强社交需求需要新的策略来激发,群聊、找同好做得不够,从数据增长来看,小事对社交需求的激发是有效的。
数据没有再持续增长下去有诸多原因,单从小事功能来看,一方面说明在该阶段,有潜在强社交需求的用户本身池子就不够大。另外一方面,说明当时的小事 UGC 内容范围虽广,但谋求的是能让大家低门槛地聊起来,导致话题立足点是普通人的共鸣,立足点浅,不够具有产品特点。它打着有趣的幌子,目的还是社交本身,激活的是轮廓模糊的大众,但大众为什么非豆瓣不可?话说回来,抛开引导强社交到底策略是否合适不谈,我觉得小事的产品形态本身其实是一个好点子。
另外,品牌广告片是在 2 月发出,小事虽然在 2 月 1 日就不出现在首页了,但作为状态栏之一还是较为重要的,可惜小事的 UGC 内容和《我们的精神角落》广告片所传达的精神内核是有出入的。“我们的精神角落”立足于平凡人,目标用户打的是彼时豆瓣所希望的大众,希望豆瓣是“精神角落”,戳中的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这个点。配合广告片暗沉的色调,加上“精神”、“角落”这样的措辞,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孤独的,更向内的。但如果我是一个看完广告片再来下载 App 的新用户,会发现这和我的理解不一样。
有人容易站在现今豆瓣的氛围去评判当时的小事,认为它的失败是因为以文艺青年为主的老用户不买账,但我不太认同。
其实在 pc 端豆瓣的早期,豆瓣用户群就已经相当庞杂了,早已不是仅关注文化领域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小众群体。
到了移动端,从始至终“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的豆瓣想要用“有趣”来抓住所有用户,问题出在了用户的大而全上,目标用户的轮廓模糊,小事功能的轮廓也模糊。就像刚才提到的,作为新用户下载以后,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弄清楚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
在竞争环境下,豆瓣此刻已经失势,移动端应用的出现如雨后春笋,逼迫人想破脑袋思考产品的“痛点”,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让用户非你不可?如果豆瓣再寄希望于针对大多数人的兴趣点,做一个品类多样的产品(它当然可以做到,但是需要时间),可能会被其他人迎头赶上,将以往书影音评分的强势也削弱。所以守住核心,深耕而非横向扩展,看起来会更合理。
与其说是老用户不买账小事,倒不如说是市场没时间给豆瓣继续扩展轮廓更为模糊的用户,于是豆瓣主动选择了缩小目标群体。
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
迭代周期:2016 年 7 月 13 日 - 2017 年 7 月 27 日,为期 12 个月
| 版本概述
版本 4.0 的豆瓣回归了。广播、小组分别作为一个频道,小事从单独的频道退居“我的”中,给到一个次级入口。找同好、群聊、私信都折叠到了右上角不太起眼的消息图标里。
回顾 16 年,在 16 年春节《我们的精神角落》品牌广告片发出后,豆瓣就将重心放在了小组和广播的功能迭代上,再也没出现过优化小事的记录。17 年 3 月 26 日,小事关闭,备份迁移至同名豆瓣小组。
16 年到 17 年间,豆瓣开始了长期的对业务的深耕,将开发资源几乎均匀地分散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上,书影音、同城活动、豆瓣时间、豆瓣阅读,各条支线都被细细打磨。
相对高调的是,豆瓣市集在 17 年新年伊始就有了新动作,豆瓣时间也在 3 月和 4 月分别上线了第一期专栏和首个付费图文专栏,以此加快商业进程。
| 功能分析
广播&井号话题
豆瓣大概在 15 或 16 年初豆瓣上线了广播中加井号的话题功能,后续又上线了热门广播话题页,两者具体上线时间无从考证。
在版本 4.x 里,豆瓣除了围绕广播、小组做常规的优化以促进传播和使用体验,也开始在从广播衍生出的话题功能上做文章。
17 年 1 月至 6 月,话题功能陆续更新了为数不多的若干次,比如 4 月上线了在话题广场发起话题身份被展示,5 月可以看到友邻发起的新话题等。
影视&讨论区
虽然早在 2016 年 2 月 1 日(版本 3.4.0)就将小事和群组入口放到了书影音里,但整个版本 4.x 版本却仅有 3 次相关动作,分别是 16 年 9 月在电视剧条目里加入了找同好的入口、小事关闭(17 年 3 月底)前的 3 月 1 日在影人页添加了相关的小组以引导用户“与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讨论你钟爱的电影明星”、17 年 6 月电影电视的讨论区可以给话题下的回复点赞。
| 数据表现
月活在这个阶段表现非常平稳,后半段整体略有下降。
| 阶段总结
豆瓣将精力分散到了同时并行的好几个大业务线上,架构趋于稳定,社区/社交方向基本上没有新的玩法,仅有的几个尝试将影视与找同好、话题、小组的结合动作,在不了解当时具体运营动作的情况下,看起来还不够妥当,但也为接下来的版本在需求深挖上探寻着方向。
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
迭代周期:2017 年 7 月 27 日 - 2018 年 8 月 14 日,为期 12 个月
| 版本概述
在外界看来,豆瓣显得较为沉寂。除了 17 年 8 月媒体公开了一封阿北的内部信外,整个版本 5.x,市面都鲜少有分析。就连豆瓣官方日志在版本 5.0 上线时也草草带过,文章里语句简短,没有图不说,连句 Slogan 都没有,全然不像从前新的大版本上线时要图文并茂字斟句酌描述一番。
如果仔细看产品迭代,会发现这一时期的豆瓣 App 虽然产品架构不变,实则在暗自发力,韬光养晦。
版本 5.0 的最大改动是在首页新增了豆瓣时间、豆瓣视频、市集、豆瓣书店的入口。在版本 4.x 的分散发力后,这一版则将重点放在了书影音频道、社区、豆瓣时间上,其中社区方面的进程则专注于影视讨论区和话题功能的运营。
| 功能分析
影视讨论区
除了对讨论区常规的功能迭代以外,在 17 年 9 月和 10 月针对热门综艺《中国有嘻哈》和当时热播的电视剧《白夜追凶》、《瑞克和莫蒂》进行了讨论引导。
17 年 11 月(版本 5.12.0 )综艺频道上线,这也为将来产生更多讨论提供可能性。
18 年,影视讨论区关联了小组,尝试为相关小组做引流。
小组
经过一番对讨论区和话题的迭代,小组也做了略微的调整,比如更新小组首页设计、小组首页新增时下热组和新组速报,还能在首页直接看到已加入小组的动态等。
话题
随着书影音功能的不断完善,官方在 17 年 11 月(版本 5.12.0 )尝试从电影《雷神3》、《东方快车谋杀案》着手,以热播电影进行话题引导,让用户讨论电影细节、彩蛋和剧情疏漏等,开始了精细化的话题运营。
在话题持续运营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 2018 年 5 月 31日(版本 5.26.0)开放了用户创建话题的入口。
| 数据表现
从上个版本开始,豆瓣的月活就进入了一个稳态,不会增长太多,也降不下来,就算有波动,幅度也很小。这个阶段内,值得关注的增长是从 17 年 8 月到 10 月,10 月月活是版本最高点,这与 9 月和 10 月针对影视讨论区的运营有关。
对照同期移动端百度指数可以看到,豆瓣的每一次搜索指数高点(图中黄圈)都与热播电影、电视剧有关,其中 17 年 10 月的 D 点则正好是因当时热播的电视剧《白夜追凶》。
| 阶段总结
版本 5.0 在 17 年 7 月底上线,8 月,阿北发了封内部信,做了业务和管理线的调整,要陆续关闭豆瓣东西、一刻和同城票务等产品和业务,其中提到用户线以“App 用户增长提速为阶段目标”。虽然在本阶段数据表现分析中有拿出百度指数作为指标,但猜测搜索引流应该早就不是豆瓣的主要流量来源了(后两年还发生了百度控制流量、热文“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等事件)。内部信中提到“成立品牌通道团队负责微博微信等外部内容平台用户通道的拓宽”,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
时隔一年的 18 年 6 月,刺猬公社采访了豆瓣时间总制片人姚文坛,大概提了豆瓣时间的营收,表示“去年的日子其实挺好的”。算是沉默良久后的豆瓣再次发声。
在这个阶段的社区进程上,豆瓣一方面在影视讨论区搭建讨论氛围,一方面对话题功能进行了强运营。
随着影视剧集的热播,豆瓣也很好地借助搜索流量在影视讨论区做文章。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豆瓣增加了综艺的频道。近年国内网络综艺发展势头良好,据艺恩网统计(各网站统计数据略有出入),2014 年国内网综的数量是 47 部,2017 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 197 部,2018 年,进口网综数量增多,国内网综数量为 162部(总量 263 部),同年市场投资规模 68 亿,同比提升 58%。综艺自带爱豆和流量的属性让它过往看起来更像微博的领地,但随着国内综艺质量的极大提升,一个好的综艺节目也是值得被认真探讨的了。
话题功能的产品形态已经脱离广播中带井号的话题,它更像版本 2.x 出现过的小事,但两者的目的不一样,使用的功能细节和运营手段就大不一样。这次豆瓣在持续做内容引导,优质内容沉淀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的事。
Slogan:你的书影音世界
迭代周期:2018 年 8 月 14 日至今
| 版本概述
版本 6.0 将广播功能纳入首页,区分为动态和推荐两个页面,把豆瓣时间和豆瓣豆品合并到了市集频道。
从 Slogan 就能看出,这个时期的豆瓣 App 在书影音方面做足了文章,如一键点击跳转观影、快速标记小游戏,接着还强势推出了书影音可视化档案和足迹等,在所有 UGC 内容的交互上也做了体验优化。在社区方向上,则还是持续进行话题的运营。
| 功能分析
话题
话题功能的产品迭代进程较少,在话题回复的形式上,豆瓣在 18 年 11 月 21 日(版本 6.5.0)上线了可以在话题下发布小视频,在话题发起上,18 年 12 月 5日(版本 6.6.0),用户可直接在话题页发起话题。
为了形成良好的 UGC 氛围,建立游戏规则,豆瓣一直用各类细节对话题功能进行把控。
内容生产上, 一是发起话题的权限管理较为谨慎,17 年底到 18 年 5 月,话题都只能由官方发起,而半年后的 18 年 12 月,才在话题页开放了入口,而话题广场的入口本身就已经非常不显眼了。直到近一年半后的现在(19 年 6 月),用户也要经过豆瓣人工审核才能发出。二是选题从起初偏重人文艺术生活类到现在有了 20 多个不同类别,开始追求多样化,并且会结合人文艺术向热点引导讨论。三是引导话题回复和话题发起的文案引导都较细致,官方发起的话题中,描述文案的遣词造句会注重营造氛围,更有代入感,每一次发起话题前会有弹窗提示和详细文案引导,文案引导内还附有更为详细的手册入口。四是激励发起话题的用户,给予一定曝光,如推荐内容给话题赋予一定权重等。
内容分发上,一是任何 UGC 生产都可以带上话题从而在动态里出现,这对本身就有流量基础、依靠文字产出作为营收且善于输出高质量内容的豆红来说是强大激励,已有用户的点赞转发,再依靠话题以热门排序的方式,可以为他们带来大量曝光,高质量的内容再带来新的传播。后续上线的最新话题排序方式为新话题也带来曝光。二是较为强势的开屏引导、首页 Banner 入口等。三是出现了相关话题推荐。四是搜索结果话题权重的提升。
总的来说,目前话题处于持续运营阶段,功能上保证了可用性。随着话题入口展示条目增多,更多用户使用,后续在产品结构则需要配合调整。
| 数据表现
19 年 2 月的《流浪地球》评分事件让豆瓣的百度指数冲向几年来的最高点,导致大量用户涌入应用商店给豆瓣 App 打一星。
| 阶段总结
16 年至今,豆瓣 App 形态没有较大的变动,虽然 18 年是互联网行业比较动荡的一年,豆瓣却因形成了自己的稳态而看起来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
这个版本豆瓣的书影音板块体验极大优化后收到了不少正向的用户反馈,相信在数据上也能带来一定体现。
另外,话题功能在该版本中变得更显眼,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已经积累了不少好内容。话题虽然和市面上很多产品的形态有相似之处,但产品形态服务于各自不同的用户群,功能优化的细节就会不一样,带来的影响也很不一样,而且话题和版本 3.x 中的小事也看起来相似,但其实走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向,这都值得再开文分析。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发现大家对豆瓣的印象有个共性,就是认为它一直都是小众的,还有人觉得小众也没事,只要有合适的土壤生长就好。大家只希望它能活着。
由此想到,豆瓣的野心从来不只是做一个小众社区。上线最初,豆瓣聚集了比较单纯一致的一帮人,是一个标准的高质量内容社区,随着发展,人群变得复杂多样,于是豆瓣开始利用算法给用户做推荐,做到让互不相关的用户相互区隔,让不同的用户群得以安然共处。至今有人说豆瓣的核心不是文艺,而是算法,就是这个意思。
08 年 2 月,阿北说“豆瓣从诞生开始,就是去中心化的设计”,现在的豆瓣网站上也这样介绍自己的来历:“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