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坐公交车时,如果到了站司机不停
有社交牛逼的人可能会大声呼喊师傅开门
有社交恐惧的人可能会默不作声直到下一站停
还有一类人
他们单独行动时可能会像“社恐”一样沉默
可是当与朋友结伴而行时则会无所顾忌
这类人在生人面前高冷沉默,熟人面前重拳出击
他们被贴上新的标签——社交牛杂症
1.社交牛杂症:到底是社恐还是社牛?
社交牛杂症是一种处于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之间的一种新一代的社交症状,它在社牛和社恐之间反复横跳。
自己一个人时,完全不敢和其他人说话,甚至看到一群人时会下意识绕道走。
但和朋友在一起时,往往会放飞自我,不在乎周围人眼光,什么离谱事都能在陌生人面前做出来。就像是杂糅了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两种症状。
简单来说,“社交牛杂症”=“社交恐惧症”+“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杂症的出现,仿佛让之前很多说自己“社恐”的人重新找准了定位。因为之前大多数社恐人都说他们并不是完全社恐,而只是在陌生环境比较社恐,但是和朋友在一起时往往笑声比喇叭都响。
这与心理学上定义的“社恐”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并且,Better Self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社恐并不只存在于成年人,而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潜伏和表现。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数据,美国成年人中有7%有社交焦虑障碍,75%的患者首次出现症状是在8~15岁之间。
每日轶学 | 社恐也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
央视新闻中的“绿头套”
“社恐症”与“社牛症”的对比,传达出年轻人的某种社交焦虑。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对4000多名18~35岁年轻人调研发现,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其中,有52.7%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55.6%的人对自身条件不够自信,38.3%的人将社恐归咎于性格内向。
“社交牛杂症”一词的出现,不仅仅是作为符号让人们不被简单地用“社牛”和“社恐”所定义,它更反映了深层次网络社会中人们的社交倦怠与焦虑。
2“社交牛杂症”的出现:
社交媒体中年轻人的狂欢与倦怠
(1)技术赋权:网民心理与行为的内观化
在网络上不断冲浪的年轻人,可以在大数据的加持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这种即时性、个性化的社交方式使得年轻人更加在乎自我,更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网络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描述自己心情的流行语,比如“我太难了!”、“谁懂?”等等。以及表情包的出现都给年轻人的内心宣泄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低成本路径。
2010之后,越来越多源自于心理学的病症在网络上被大家广泛讨论,从抑郁症、PUA、逃避型人格到社交恐惧等等,也反映出网络技术的赋权之下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提供给人们更多发声与宣泄情绪的平台。
(2)看点内卷:新鲜词汇下的注意力吸引
每一年网络上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流行语,而制造流行语的人(传播者),往往是基于人们当下日常生活现状试图通过制造出引人共情的词汇引得更多人认同,博得注意。
现在,不仅你在卷,互联网也在卷。
只有网络上不断出现足够新鲜、有趣、博人眼球的内容,人们才会愿意留在这里。社交牛杂症是看点内卷化的产物,yyds(永远的神)、emo、破防同样也是。
(社恐/社牛被列入2021“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
(3)叛逆心理: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重构
我们当下的社会是后现代性的,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由,它怀疑一切关于正当性的宏观叙事话语。对于传统、经典,人们往往不仅不会全盘接受与认同,甚至会以恶搞、反讽的形式对待。比如“永远的神”看似正经呆板,网民就索性将其含义解构并用“yyds”的方式进行重构。
就好比,当社交恐惧症充斥在网络空间被大多数人讨论时,网友就会制造出与之对立的社交牛逼症与其制衡。而当社交牛逼症再度引起广泛关注时,社交牛杂症又应运而生。社交牛逼症的出现,是从负面的“虚无主义”转向了中性的“荒诞主义”,这似乎是当代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思维常态。
(4)文化优越:亚文化的崛起与优越感的滋生
现代社会中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亚文化尤其是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亚文化往往是处于边缘地位的,而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亚文化越来越强势,甚至想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最典型的就是LGBT群体(性少数群体文化,包含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等)。
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说“我们之所以会笑,是因为在与他人的不足之处作比较时,一时之间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某些优越之处,并产生了一种突然荣耀的心理。”
曾被歧视或不解的亚文化群体现在往往会因为这种特殊与与众不同的感觉而得到优越,因为在互联中,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与释放。在这里,最不同的才是最酷的。互联网是追求新鲜的。社交牛杂症作为时新的热点词汇,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新鲜”的需求。
3.在网络中进行社交,
也是与科技进行理性互动
社交倦怠,已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中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一种社交症状。真假信息鱼龙混杂,即使是充满个性的网络空间也脱群体压力,这就让越来越多人产生倦于互动。好比在发朋友圈时会预期这条是否能得到很多关注和认同,如果点赞少了要不要删除,慢慢地,由倦怠逐渐变成疲惫、反感、精神紧绷。
一些用户便选择回避和抗拒,逐渐降低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乃至关闭账号,退出社交媒体平台。
无论是社交牛逼还是社交恐惧,抑或是社交牛杂。把“社交”这个词拆开看,它指的是是跨越不同社群圈层的交际互动。每个人都有深浅不同的社交边界,想要获得的情感支持也是复合多元的,个体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别人贴上性格标签。过于世故圆滑或玲珑剔透的社交技能,虽然也可以称之为“社牛症”,但却未必能产生好的社交效果,反而可能给人留下聒噪、虚伪的印象。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社交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本能,如果有关社交牛杂症的讨论热潮,能让更多人对社交有更深入的思考,这些讨论便没有白费。
今日心得
“‘深度无聊’正是人类创造力所需要的,也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一种状态。如果缺少那种“隔绝的本能”,那么人类的生存便成为一种烦躁不安、过度活跃的反应和发泄活动。”
——韩炳哲《倦怠社会》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1.社交牛杂症,我终于找到我的定位了。知乎网
2.从“社恐”到“社牛”,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交。中国青年报
3.刘涛,李昕昕.作为“技术化身”的标签:图像社交时代的连接文化及其视觉生成机制[J].新闻与写作,2021(08):84-92.
4.近期热议的「社交牛杂青年」概念背后,反映出年轻人怎样的日常社交状态?
平台文章版权归公司所有,
转发朋友圈是最大的鼓励,
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编不易
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