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别名为猫熊、竹熊等,熊科大熊猫属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为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大熊猫最初食肉,经过进化后主要吃竹子,但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br><br>中文学名<br>大熊猫<br><br>拉丁学名<br>Ailuropoda melanoleuca<br><br>别称<br>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br><br>界<br>动物界<br><br>门<br>脊索动物门<br><br>更多<br>外形特征<br><br>大</h3> <h3>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br><br>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br><br>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br><br>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br><br>1.<br><br>体长<br><br>120~180cm<br><br>2 肩高 65~70cm<br>3 臀高 64~65cm<br>4 胸围 87~89cm<br>5 后足长 12~20cm<br>6 尾长 10~20cm<br>7 野生体重 60~73kg,(最重可达110kg,)<br>8 人工饲养体重 80~125kg<br>9 野生大熊猫的寿命 20年<br>10 人工饲养大熊猫寿命 存活30年或更长</h3> <h3>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br><br>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br><br>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h3>
本文地址:http://lianchengexpo.xrbh.cn/news/9382.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lianchengexpo.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