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这十年
电商从B2B,C2C到B2C,以及目前线上线下协同的无界零售,从0开始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名壮汉。在2017年商务部数据,2017年电商市场规模为6.8万亿,同比去年增长38%,再创历史新高,整体规模达到全球第一。我们可以从下图回顾最近10年的发展趋势,规模在持续提升的同时增速已慢慢放缓。
图表1:2007年到2016年网购规模
电商>新零售:2017年阿里、京东、腾讯相继提出了新零售、无界零售和智慧零售的概念和解决方案,通过移动支付、大数据、会员管理等互联网技术来提升线下零售的效率,形成线上线下的协同。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如此急切地布局线下?核心还是因为整体“电商”的增速在持续放缓(预计2018年增速不超过30%),而且线上电商已形成了天猫、京东为主,唯品会、亚马逊等形成第二梯队的基本格局,机会相对有限。而线下零售依据占据了80%以上的社会零售份额,可以说是不得不开拓的新战场。
电商梯队涌入新势力:然后就在行业认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我们分析整个电商梯队情况,赫然发现2015年底的刚上线的第三梯队成功在2017年指数型的发展后,挤入了第一梯队,在整体规模上仅此于天猫和京东。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电商节目里开始频繁出现拼多多的冠名的时候你却发现身边并没有人使用它。而从各个行业数据来看,拼多多经历了告诉增长的半年。我们先了解下这家公司:以拼团模式起家的C2B电商,主要的流量来自微信、APP,不断通过拼团裂变模式来完成新客的引入扩张,官方数据在2018年3月注册用户数已突破了3亿,成为了电商的第三级。
同时我们从第三方的流量监控数据可以看到,拼多多从上线后在2017年中开始经历了一波非常快速的增长,APP的DAU目前已突破5000万,电商行业仅次于淘宝
这个快速的增长也可以从APP STORE的下载排行里看到变化。3月28日数据,在全网免费榜里拼多多仅次于另一神级产品抖音,而在电商行业更是排名第一,领先于淘宝、京东,也体现了整体DAU爬升并非空穴来风。而从电商渗透率上我们甚至可以基本判断,电商三强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一切都来的太快,是一个电商行业指数发展的奇迹,通过2017年1年的快速发展完成了淘宝、京东10年的积奠。
我们很好奇拼多多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很显然他不是在物理基础上的线型增长,而是在信息基础上的指数增长,一个拼多多电商平台。
平台拼多多
和淘宝早起非常类似,拼多多本身不做商品的售卖,它是一个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平台,根据官方2018年的预测gmv将超过5000亿,成为连接百万卖家和数亿买家的一个巨型平台
而拼多多赖以生存的,是拼团模式,所以说拼多多可以说第一个第一个真正的社交电商,因为一切为了传播。我们来看拼团这个核心的产品逻辑:
团长可以付款发起一个团购,因为拼团比单独购买的价格低的多,买家的决策成本很低 。你可以在拼多多app和它的小程序都非常快速发起拼团;
至少需要3人成团,所以拼多多会引导用户分享拼团到微信、朋友圈等渠道;
好友或群友看到拼团之后,可以参与到该拼团,如果24小时还没满足3人成团则订单会取消。因为团长已付款且形成了购买意愿,为了获得商品他会有比较高意愿引导其他人参与。并且参团、成团、未满足都会通过公众号通知;
3人成团了卖家会接收订单并且进行交易履约,如果未成团平台会退款。
拼多多的平台增长模型中,是比较典型的单边增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历了10多年的电商发展,卖家端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成熟,而互联网流量和新客成本越来越高,可以说只要有流量和获客能力,就有商业机会。实际上拼多多的发展方向也在于此,大量的资源投入在社交传播列表的产品打造上,不断的通过赛马等c端投放策略来打造爆品,以单边快速增长的方式,达成了整体平台的升级。
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单边增长是怎么完成的。拼多多有个段子:在万能的淘宝29元热销的单品,在拼多多你可以花19元带走,当然如果3人成团那个这个价格是9.9元,并且你有机会0元抽奖获得。极低的价格和极强的社交传播产品,让单边网络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拼多多也在各个环节去强化这个传播:
曝光唤起:通过公众号、app消息的1分钱抽奖不断吸引用户打开拼多多,而极低的价格和低成本参与门槛都让用
快速开团:在微信公众号、app首页和各种浏览页,用户都可以快速直接在列表开团,并且没有购物车可以直接下单付款,尽可能降低下单成本和中间的转化损失。
引导分享:拼多多正常的拼团是3人,而0元抽奖成团是6人(基于用户参与成本做了幅度控制)。可以说3人是避免单点传播而又最大可能成团的稳定关系。在你下单后成团前所有的产品链路都在引导你分享,而分享到朋友圈、群组、好友的均是简明利益点和倒计时的大图,让群众开始获取信息和参与;
推送成团:其他用户下单、成团、发货、未成团分享提醒,都会推送消息,避免用户等户的焦虑,提升分享和留存的可能;
成团奖励:老客和团长对平台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拼多多会给成团团长发送0元开团券,激烈这些社交达人不断传播提升复购和粘性。
而为了满足持续增加的买家市场,更好发挥买家和卖家之前的交叉网络效应,拼多多对卖家端也提升了管理和要求。而这个巨大的用户量和强大的爆发力让电商行业里的非ka都挤破了头参与。拼多多对卖家层的撬动主要体现在了3个方面:低价要求、强赛马销售、宽进严出的财物管理,保证交易在价格、销量、服务三个方向得到保障。
社交x电商,这是包括淘宝等行业巨头一直想尝试但未成功的方向,美丽说和蘑菇街也顶多称得上“导购”,而零零星星冒头的微商更多难成气候,为什么拼多多在2年之间就成为了电商第三极?这和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拼多多在这个阶段成功,还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首先是微信互联网。我们知道中国网民9亿,几乎都在用微信,而淘宝用户不过5亿多,那4亿用户实在的微信红利,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微信的渗透率远高于电商;
其次是电商基建的完成。淘宝和京东发展历程,都面临2个硬性难点,一个是物流、一个是支付(京东以货到付款来作为支付和信用的解决方案)。而今第三方物流已经涌现了多家百亿美金的上市企业,而微信支付、支付宝让全面都有了移动支付工具,拼多多不再需要做基础建设;
最后是整体的产业能力。作为制造大国和全球供应链最重要的一环,多年的出口外向型增加让我国整体的生产能力有了很深的积淀,而淘宝上这些厂商急需找到外贸和淘宝外新的出路。
当然拼多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传说中的打多办真的来了,主要的对手还是淘宝和京东,并且近期动作频频。
我们也看清楚拼多多的自身优劣势。因为整体微信红利和极强创业团队,以及最近2年累计的社交电商的增长经验,月销百亿年度5000亿的gmv目标及时不能达成量级差异也不大,基本站位已完成。而基于多边平台来看,目前拼多多对微信的依赖过强,导致单边用户增长这一级要收制于人(即使腾讯已战略投资了拼多多,但是从独立运营的企业和更长远发展角度,不得不考虑),而拼多多近期也在持续把用户往app里导入。
我们来就拼多多如何利用好“微信红利”的,下图是小程序过去一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在小程序1月9日后,拼多多小程序就上线了。作为首批名单,协作之紧凑,执行之强也非常令人惊叹,希望可以持续保持这种快速创新的步伐。
拼多多基本可以典型商业案例来讲,持续的消费升级,已向消费分级来靠拢。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互勉:
没有永远的优势,